散乐

词语解释
散乐[ sàn lè ]
⒈ 古代乐舞名。原指周代民间乐舞。南北朝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
⒉ 宋元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乐舞名。原指 周 代民间乐舞。 南北朝 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
引《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
郑玄 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
《周书·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
《旧唐书·音乐志二》:“散乐者,歷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总名百戏。”
⒉ 宋 元 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
引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今人呼路岐乐人为散乐。”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一出:“因迷散乐 王金榜,致使爹爹捍离门。”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四出:“老身幼习伶伦,生居散乐。”
元 汤式 《一枝花·子弟每心寄青楼爱人》套曲:“少不得留与青楼做散乐,倒不眊眊。”
国语辞典
散乐[ sǎn yuè ]
⒈ 一种乐曲:(1) 先秦的一种宫廷乐舞。专指六乐及小舞以外,由低级乐官所掌握的民间乐舞。汉·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2) 南北朝后各种戏、乐的表演。
引《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
《周书·卷七·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
《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如是杂变,总名百戏。」
⒉ 宋、元以后,称民间艺人或专业戏曲艺人为「散乐」。
引《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出》:「因迷散乐王金榜,致使爹爹捍离门。」
分字解释
※ "散乐"的意思解释、散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墓主人壁画左侧第一立面亦为两侍女,手捧茶盘,侧身相对而立,第二立面左侧为侍女,右侧为打大鼓和拍板的散乐吏,墓门两侧各站一位门吏。
2、因为汉代的“百戏”或“散乐”均带有较多的“杂技”成分。
3、演奏者的乐器种类繁多,经专家研究确认的乐器有方响、箜篌、拍板、腰鼓、琵琶、答腊鼓、笙、笛等,堪称一支演奏散乐的小型乐队。
相关词语
- hé sàn合散
- sàn bù散步
- jiǎn sàn简散
- bèng sàn迸散
- fēng sàn风散
- diāo sàn雕散
- guāi sàn乖散
- jí sàn集散
- jī sàn积散
- jiāo sàn浇散
- bō sàn播散
- dùn sàn遁散
- fàng sàn放散
- biàn sàn便散
- rǒng sàn冗散
- sàn chóu散愁
- fú sàn服散
- shū sàn疏散
- jīng sàn惊散
- bīng sàn冰散
- lè lè乐乐
- kāng lè康乐
- lè lè tuó tuó乐乐酡酡
- wǔ lè武乐
- lè yì乐意
- bó lè伯乐
- dú lè独乐
- pán lè般乐
- è lè遏乐
- guó yuè国乐
- shī lè施乐
- kuài lè快乐
- lè guān乐观
- fèng lè凤乐
- chāng lè昌乐
- ān lè安乐
- qǔ lè取乐
- fēng lè丰乐
- kě lè可乐
- lè lù乐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