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刀弄棒的成语故事


持刀弄棒

拼音chí dāo nòng bàng

基本解释持:拿;棒:木棍。形容喜欢习武。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88回:“小女自幼亦喜持刀弄棒。”


暂未找到成语持刀弄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持刀弄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黄耳传书 《晋书·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身败名裂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看来许多举人、进士做了官,往往因为几十两银子的贿弄,身败名裂。”
新来乍到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好大胆丫头!新来乍到,就恁少条失教的,大刺刺对着主子坐着。”
掷果潘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不期而会 《穀梁传 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打鸭子上架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两下子,你是清楚的,管工交,是打鸭子上架。”
急三火四
逐物不还 语出《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八:“流代难寤,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弃伪从真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诚恐其诱惑人心,紊乱真道,故不得不亟于弃伪从真,去浮存实,使人人共知虚文之不足尚,而真理自在人心也。”
捉奸见双,抓贼见赃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你且忍耐,此事须要三思而行。自古道:‘捉奸见双,抓贼见赃。’倘或不了事,枉受了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