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的成语故事

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
基本解释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暂未找到成语明察秋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明察秋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手下留情 | 《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了。” |
笑比河清 | 《宋史 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
跻峰造极 | 明 胡应麟《诗薮外编 六朝》:“登龟、蒙、凫、绎峰者,即跻峰造极,龟、蒙、凫、绎已耳。” |
耳目昭彰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
燕尔新婚 |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状元下马就亲,洞房花烛,燕尔新婚。” |
优孟衣冠 | 明 郑仲夔《耳新 立言》:“夫优孟衣冠,徒刻画于形似,终逊真神耳。” |
风流缊藉 | 宋·王灼《碧鸡漫志》第二卷:“晏元献公、欧阳文忠公,风流缊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
诒厥之谋 | 《晋书·愍怀太子传》:“武皇钟爱,既深诒厥之谋;天下归心,颇有后来之望。” |
金闺国士 |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二六○:“勉求玉体长生诀,留报金闺国士知。” |
伤化败俗 | 《汉书·货殖传》:“又况掘冢搏掩,犯奸成富,曲叔、稽发、雍乐成之徒,犹夏齿列,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