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羹鲈脍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ún gēng lú kuài
基本解释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出处《晋书 文苑传 张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暂未找到成语莼羹鲈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莼羹鲈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打草惊蛇 | 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
恺悌君子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二年》:“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可不的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
跨凤乘龙 | 明 单本《蕉帕记 备聘》:“喜融融,好似萧郎秦女,跨凤乘龙。” |
月夜花朝 | 《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
九流人物 | 唐·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洪炉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
骄傲自大 | 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特别提出谦虚,反对骄傲自大。” |
知知不休 | |
自食其恶果 | |
空群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