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牛耳的成语故事


执牛耳

拼音zhí niú ěr

基本解释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暂未找到成语执牛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执牛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少年老成 汉 赵岐《三辅决录 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正是: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目不知书 清·侯方域《豫省试第一》:“后赵石勒目不知书,然常使人读《汉书》,勒卧听之。”
风语不透
鬼形怪状 《禅真逸史》第二十回:“看看走近城边,蓦然城门开处,突出四个夜叉,生得鬼形怪状,面目狰狞,种种奇异之像。”
老实疙瘩 高玉宝《高玉宝》第五章:“也不要像你爹,一辈子是个老实疙瘩,受人欺负。”
殢云尤雨 北宋·柳永《浪淘沙慢》词:“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屡试屡爽
偏偏倒倒
兵相骀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