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本买卖的成语故事


折本买卖

拼音shé běn mǎi mài

基本解释折:亏损。亏损的生意。泛指吃亏的事。

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稍似间有些钱,抵死里无多债,权做这场折本买卖。”


暂未找到成语折本买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折本买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羝羊触藩 《周易 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明 何孟春《馀冬序录摘抄》第六卷:“今世俚语:‘前人失脚,后人把滑’,即汉谚“前车覆,后车戒‘之义也。”
掌上珍珠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回:“那隐帝顿足捶胸,伤悼不止,就像真的失了无价至宝,掌上珍珠。”
旷古奇闻 周作人《代快邮》:“五四运动以来的民气作用,有些人诧为旷古奇闻,以为国家将兴之兆。”
干打雷不下雨 老舍《离婚》:“干打雷不下雨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汗洽股栗 宋 陆游《跋韩立道所藏兰亭序》:“虽单于不觉自失,况余子有不汗洽股栗者?”
梅勒章京
名存实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