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


顾名思义

拼音gù míng sī yì

基本解释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暂未找到成语顾名思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顾名思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表里如一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洁身自爱 《孟子 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议论风发 元戴良《申屠先生墓志铭》序:“平居议论风发,品藻古今人物,亹亹不能休,座客闻之,率为之夺气。”
同心共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
行而世为天下法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见智见仁 《周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五窦联珠 《新唐书·窦群传》:“兄常、牟、弟痒、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视为寇雠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鳞集毛萃 金·王若虚《送王士衡赴举序》:“肩摩踵曳鳞集毛萃。”
偷天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