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同心合胆”。心志一致。
详细解释
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胆”。
百科解释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胆”。出自《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
例子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哥哥,咱和你是同心共胆的好朋友,绕过我者。”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xīn gòng dǎn
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ㄣ ㄍㄨㄥˋ ㄉㄢˇ
繁体同心共膽
感情同心共胆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同心合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识文断字(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彰善瘅恶(意思解释)
- 志气凌云(意思解释)
- 六亲不认(意思解释)
- 有例可援(意思解释)
- 谗口嚣嚣(意思解释)
- 马面牛头(意思解释)
- 不知所出(意思解释)
- 观今宜鉴古(意思解释)
- 良工苦心(意思解释)
- 玉不琢,不成器(意思解释)
- 一狠二狠(意思解释)
- 徒有虚名(意思解释)
- 云屯蚁聚(意思解释)
- 一路风清(意思解释)
- 招架不住(意思解释)
- 抱素怀朴(意思解释)
- 主观臆断(意思解释)
- 高曾规矩(意思解释)
- 莫此之甚(意思解释)
- 纲纪废弛(意思解释)
- 起伏跌宕(意思解释)
- 马栈之祸(意思解释)
- 乾啼湿哭(意思解释)
- 稽山大王(意思解释)
- 片言折之(意思解释)
- 瑚琏之资(意思解释)
※ 同心共胆的意思解释、同心共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海岱清士 | 海岱:东海与泰山之间的地方,引申为海内。海内的清廉之士。 |
源远流长 | 源:源头;流:水的流程。河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
阿世媚俗 | 阿世:迎合世俗。曲意迎合当时社会的陈规陋俗。 |
见弹求鸮 | 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
拱肩缩背 | 拱肩:肩往上耸。耸起肩膀,弯曲着腰。形容衰老或不健康的体态。 |
鳌头独占 |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
杏雨梨云 | 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
涂脂傅粉 | 脂:胭脂;傅粉:擦粉。搽胭脂抹粉。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
一寒如此 | 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
人穷智短 | 指人穷了,言行也就显得笨拙不聪明。 |
历历可辨 | 历历:分明,清楚。可以清晰地辨别清楚。 |
令人寒心 | 让人失望而痛心。 |
言之有理 | 说的话有道理。 |
形于颜色 | 色:神色。内心的活动表露脸色上面。 |
返观内照 | 见“返视内照”。 |
马齿徒长 | 见“马齿徒增”。 |
盛衰荣辱 | 指人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
正谏不讳 | 正谏:正言劝谏。指正言劝谏,毫不隐讳。 |
林寒洞肃 | 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
连皮带骨 | 连皮肤及骨头一起。比喻全部。 |
百福具臻 | 形容各种福运一齐来到。 |
百年之欢 | 指男女结为夫妇。 |
隔品致敬 | 唐玄宗尊崇张说﹐命仆射视事﹐坐受御史中丞﹑左右丞﹑吏部侍郎四品官廷拜之礼﹐以后成为故事﹐称'隔品致敬'。至武宗时陈夷行为左仆射﹐乃奏罢。 |
原始公社 | 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阶段的社会组织。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
势焰可畏 | 是权贵气焰嚣张,仗势作恶,使人畏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