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基本解释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出处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暂未找到成语囫囵吞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囫囵吞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问青红皂白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问青红皂白,要惩办被告了。” |
魂不附体 |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
乐不思蜀 |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
骈肩迭迹 | |
群英荟萃 | |
步后尘 | 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副帅好当前队,老夫愿步后尘。” |
补阙灯檠 | 宋 陶谷《清异传》:“冀州儒李大壮畏服小君,万一不遵号令,则叱令正坐,为绾匾髻,中安灯碗燃灯火,大壮屏气定体,如枯木土偶,人诨目之曰补阙灯檠。” |
无虑无忧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0回:“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 |
敛骨吹魂 | 《南史·袁昂传》:“幸因约法之弘,承解网之宥,犹当降等薪粲,遂乃顿释钳赫,敛骨吹魂,还编黔庶。” |
悲伤憔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