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干戈的成语故事

拼音dà dòng gān gē
基本解释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暂未找到成语大动干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大动干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出卖灵魂 | 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七章:“他们竟妄想用这一张纸充当贺国威的卖身文契,要他出卖灵魂,出卖自己终生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自己的母亲——中国共产党。” |
倚门献笑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美娘道:‘奴是好人家儿女,误落风尘,倘得姨娘主张从良,胜造九级浮图。若要我倚门献笑,送旧迎新,宁甘一死,决不情愿。’” |
面面相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麝月等依言分头各处追问,人人不晓,个个惊疑。麝月等回来,俱目瞪口呆,面面相窥。” |
附骥名彰 |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
纤腰楚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盼纤腰之楚楚兮,风回雪舞。” |
土皇帝 | 孙力《都市风流》第16章:“他是乡里的土皇帝,你是这里的县太爷。” |
引锥刺股 |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
云蒸础润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伏岑掘,兔丝死。” |
夷险一节 | 晋·葛洪《抱朴子》:“竭身命以殉国,经夷险而一节者,忠臣也。” |
劈丢扑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