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定的成语故事


心平气定

拼音xīn píng qì dìng

基本解释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出处三国·魏·阮籍《乐论》:“言至乐使人无欲,心平气定,不以肉为滋味也。”


暂未找到成语心平气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心平气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甜言蜜语 《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语却安存。”
笃实好学 《北史·张衮传》:“衮笃实好学,有文才。”
马不解鞍 郭小川《长江组歌 百万雄师过大江》:“马不解鞍连续战,一举解放大江南。”
高悬秦镜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是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神憎鬼厌 欧阳山《三家巷》:“那恶毒的老太婆虽然神憎鬼厌,可她却具有一种特殊的权利,她能够叫焦仲卿和刘兰芝分开。”
恬不为意 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岂有仁圣在上,群贤并用,而肯恬不为意乎。”
迟疑未决 《新五代史 前蜀世家 王建传》:“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
云愁雨恨 宋·柳永《安公子》词:“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
鸣玉曳履 《新唐书·马周传》:“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驺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
喝风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