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生死共存亡的成语故事


同生死共存亡

拼音tóng shēng sǐ gòng cún wáng

基本解释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出处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我党在根据地内细心地认真地彻底地争取群众、和群众同生死共存亡的任务,较之过去六年有更加迫切的意义。”


暂未找到成语同生死共存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生死共存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初出茅庐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寿元无量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透苍穹,祝吾生寿元无量。”
俏成俏败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佹佹成者,俏成也,初非成也;佹佹败者,俏败者也,初非败也;故迷生于俏。”
知足不殆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附耳密谈 茅盾《动摇》:“胡国光远远地看见王荣昌站在一家小杂货铺前和一个人附耳密谈。”
天夺其魄 宋·沈作喆《寓简》卷七:“[古人]谓事大谬而谋拙,曰天夺其魄。”
破碎支离 朱自清《比兴》:“一类可以说是毛、郑的影响,不过破碎支离,变本加厉。”
寻衅闹事
强本弱末 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刻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