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不徒来的成语故事


福不徒来

拼音fú bù tú lái

基本解释徒:徒然。幸福之事不会无故到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谏者福也,谀者贼也。人主听谀,是愚惑也。虽然,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暂未找到成语福不徒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福不徒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壁间蛇影 明 唐顺之《答王龙溪郎中书》:“若于此处稍参不破,则昔人所谓壁间蛇影,足以生疑而致病。”
大音希声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联翩而至
鹰拿雁捉 《平山冷燕》第五回:“圣旨一下,早有锦衣卫官已将窦国一、宋信鹰拿雁捉的拖了出来。”
不费之惠 《二刻折案惊奇》卷十:“那时是白得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料然决不怠慢了我们。”
岂弟君子 《诗经·小雅·青蝇》:“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调虎离窠 明·郭勋《英烈传》第73回:“天已大明,李文忠把大队人马,径抵应昌城外安营。此是刘军师这调虎离窠之计。”
变躬迁席 《管子 霸形》:“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曰:‘敢问何谓其体?’”
夜静更阑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现如今是阿谁,忙出去问真实,则见他气丕丕的斜倚着门儿立。”
泰山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