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援笔立就援笔立就的意思
yuánjiù

援笔立就



援笔立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详细解释

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

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陈琳)当下领命草檄,援笔立就。亦作援笔而就。

援笔立就[yuánbǐlìjiù]

    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笔立成”。

    《北史·刑峦传》:“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就,证引该洽。”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6卷:“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例子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基础信息

    拼音yuán bǐ lì jiù

    注音ㄩㄢˊ ㄅ一ˇ ㄌ一ˋ ㄐ一ㄡˋ

    繁体援筆立就

    感情援笔立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写作。

    近义词援笔立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援笔立就的意思解释、援笔立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头上著头 犹言头上安头。比喻多余和重复。
扬威曜武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别具一格 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南棹北辕 犹南航北骑。
一辞同轨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耳濡目击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指东话西 犹言东拉西扯。谓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墙花路草 见“墙花路柳”。
怀德畏威 畏:害怕,恐惧。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怀恩德又畏惧其威严。
沥胆抽肠 沥胆披肝。
灵心慧性 聪慧的天资。
高枕安寝 见“高枕而卧”。
侜张为幻 侜张:欺骗作伪。用欺骗迷惑人。
工于心计 工:擅长。擅长用心谋划。
青衣乌帽 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平民的衣着
虎跃龙骧 骧:马首昂举,上举;龙骧:比喻气概威武。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
行令猜拳 行令:行酒令;猜拳:猜枚游戏。喝酒时划拳行酒令。
函盖乾坤 佛教语。原指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腼颜天壤 腼颜:厚着脸面。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厚着脸皮活在人世间。
姑置勿论 姑:姑且。置:放在一边。姑且放在一边不去谈论。亦作“姑置不论”、“姑置勿陈”。
顾盼神飞 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深思极虑 虑:思考。谋划周密,考虑长远。指计划周到,具有远见
汹涌淜湃 同“汹涌彭湃”。
犬马之年 犹犬马齿。
根本大法 中国的根本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性的问题,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反映中国现实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大法。
一时虚誉 谓在一个时期名气很大。
探源溯流 亦作'溯流穷源'。推寻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