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哀民的成语故事


忧国哀民

拼音yōu guó āi mín

基本解释忧虑国事,体恤百姓。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会坐朝堂,则无忧国哀民恳恻之诚,苟转相顾望,莫肯违止。”


暂未找到成语忧国哀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忧国哀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野处穴居 《周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今蝉蜕壳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被小将使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撤身得空,把这和尚拿来,奉献大王,聊表一餐之敬。”
药店龙 唐·李商隐《垂柳》诗:“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朱盘玉敦 《周礼 天官 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
马前小卒 清·邹容《革命军》:“皇汉民族亡国后之二百六十年;岁次癸卯之月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记。”
废寝忘餐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方巾阔服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8回:“正说得热闹,街上又遇着两个方巾阔服的。”
榛榛狉狉 唐·柳宗元《封建论》:“草木榛榛,鹿系狉狉。”
意料不到
笞凤鞭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