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而第之的成语故事


品而第之

拼音pǐn ér dì zhī

基本解释品:品评,区分;第:等第,等级。品评优劣而后确定他的等级。

出处《晋书 苻坚载记上》:“坚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


暂未找到成语品而第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品而第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同流合污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敌国通舟 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磨盾之暇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王昶》:“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言者无罪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倾盖如故 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流落风尘 元 范子安《竹叶舟》楔子:“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
胡诌乱说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则你休听他这酒魔的汉呵,一谜里便胡诌乱说。”
八字打开 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近日因看《大学》,见得此意甚分明。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
绵里薄材 《汉书·严助传》:“且越人绵里薄材,不能陆战。”
应天顺人 《周易 革》:“汤武革命,顺乎在而应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