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磨盾之暇磨盾之暇的意思
dùnzhīxiá

磨盾之暇



磨盾之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详细解释

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磨盾之暇[módùnzhīxiá]

    交战时的空闲时间。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四.王兰泉》:「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百科解释磨盾之暇(módùnzhīxiá)解释: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出处: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王兰泉》:“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穷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王昶》:“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基础信息

    拼音mó dùn zhī xiá

    注音ㄇㄛˊ ㄉㄨㄣˋ ㄓ ㄒ一ㄚˊ

    感情磨盾之暇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磨盾之暇的意思解释、磨盾之暇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布被瓦器 布缝的被子,瓦制的器皿。形容生活检朴。
蠹众木折 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空洞无物 空虚;没有什么内容。形容言谈、文章等极其空泛;没有什么内容。
相安无事 安:平安。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行色匆匆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传圭袭组 谓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开山老祖 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
风风势势 形容颠狂的情态和动作。
安常履顺 习惯于正常生活,处于顺利境遇。
科头箕踞 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班班可考 班班:明显的样子;考:考查。指文字记录十分明显,可以考查。
魂亡魄失 魂、魄:即迷信所说的灵魂。形容万分惊恐,不知所措;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一心一德 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景入桑榆 比喻垂老之年。
专心一意 一心一意。
螳螂奋臂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跋履山川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一山不藏二虎 比喻两人不能相容。
片鳞碎甲 犹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讳莫高深 隐瞒得很紧,不让别人知道。
避人眼目 见“避人耳目”。
矜功恃宠 矜:自高自大。自夸功高,依仗恩宠。
众议纷纭 纷纭:多而杂乱。指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获益非浅 指收获很大。
衆寡不敌 同'寡不敌众'。
逡巡畏缩 指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前。
良心发现 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重新显现出来。
据经引传 引:拉;经:缢死。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