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兼济的成语故事


公私兼济

拼音gōng sī jiān jì

基本解释意思是指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出自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判》。


暂未找到成语公私兼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公私兼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四邻八舍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六回:“那成家一般也动了诸亲百眷、四邻八舍,送人情,斗分子,虽然娶妾,倒也四司六局,一毫不苟。”
损兵折将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损兵折将,必然瞒着天子。”
一鸣惊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海内鼎沸 《后汉书 袁术传》:“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何如?”
过江之鲫 柳亚子《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诗以纪之》:“莫笑过江典午鲫,岂无横槊建安才。”
老王卖瓜 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赶浪头
咬起牙关 《红旗谱》第二卷:“歇了一会,并没有减轻疲乏,觉得身上潮湿得厉害,索性咬起牙关,一股劲地往前跑。”
行思坐筹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
音容凄断 唐·戴君孚《广异记·阎陟》:“后一日,梦女来别,音容凄断,曰:‘已是前长史女,死殡在城东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