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的成语故事


罢黜百家

拼音bā chù bǎi jiā

基本解释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赞》:“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暂未找到成语罢黜百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罢黜百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振领提纲 《隋书·文学传·潘徽》:“总括油素,躬披缃缥,芟芜刈楚,振领提纲,去其繁杂,撮其指要,勒成一家,名曰《江都集礼》。”
风不鸣条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
零零星星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4卷:“于大郊见杨化零零星星收下好些包数银子,却不知有多少,心中动了火,思想要谋他的。”
弥天大祸 元 无名氏《盆儿鬼》:“这都是你不合自揽着这场弥天大祸。”
苦思恶想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彼此争强赌胜,用尽心机,苦思恶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头地。”
赏罚不当 汉·贾谊《新书·过秦中》:“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饥则附人,饱便高扬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扬去。”
推贤任人 唐·严郢《驳议吕湮》:“公践台衡,专以推贤任人为务。”
神色不挠 宋·李孜《纂异记·浮梁张令》:“庖人炙羊方熟,有黄衫者,据盘而走,仆夫连叱,神色不挠。”
复餗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