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知足不殆知足不殆的意思
zhīdài

知足不殆



知足不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危险。

详细解释

见“知止不殆”。

百科解释知足不殆(zhīzúbúdài)解释:指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同“知止不殆”。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二》:“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zú bù dài

注音ㄓ ㄗㄨˊ ㄅㄨˋ ㄉㄞˋ

感情知足不殆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知足不殆的意思解释、知足不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瘦骨零丁 形容人瘦弱孤单的样子。
开卷有益 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张甲李乙 犹言张三李四。
日久天长 指时间很久远。日:指时间。
三夫成市虎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流离播迁 见“流离播越”。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变脸变色 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六月飞霜 旧时比喻有冤狱。
文人无行 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
尝出入 曾经来往于。
沁入心脾 同“沁人心脾”。
声振林木 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
举世无比 举:全,皆;举世:全世界。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
银钩铁画 同“铁画银钩”。
丹凤朝阳 比喻贤才逢明时。
休牛归马 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好乱乐祸 好:喜爱,喜好。爱捣乱,好闯祸。
秋色平分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悲欢聚散 悲:悲哀;欢:欢乐;聚:团聚;散:离散。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
名贸实易 贸:齐等;易:变易。指名称相似,实质不同。
昧地瞒天 欺骗天地。比喻昧着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
重赏严诛 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敲钉钻脚 方言。比喻把事说定,不能改变。
一言之信 勿谓:不要说;预:预先。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草木同腐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