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牛之鼎的成语故事

拼音hán niú zhī dǐng
基本解释函:包含,包容。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不敢入。”
暂未找到成语函牛之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函牛之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放虎归山 | 晋 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
摇身一变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科(棵)松树。” |
成败论人 | 宋 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英雄之列。” |
熊虎之将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
鲤鱼跳龙门 | 《埤雅 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
万口一谈 | 《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 |
结舌杜口 |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 《梁书·邵陵王纶传》:“高祖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
背若芒刺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不意[曹操]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 |
一茅三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