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放虎归山放虎归山的意思
fàngguīshān

放虎归山



放虎归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归: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敌人放走;留下后患。也作“纵虎归山”。

详细解释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倘若一朝走了,便如~,纵龙归海,是自遗害也!◎明·朱有燉《义勇辞金》楔子

百科解释放虎归山,汉语成语。拼音:fànghǔguīshān归:返回。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也作“纵虎归山”。

出处晋 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例子倘若一朝走了,便如放虎归山,纵龙归海,是自遗害也!(明 朱有燉《义勇辞金》楔子)


基础信息

拼音fàng hǔ guī shān

注音ㄈㄤˋ ㄏㄨˇ ㄍㄨㄟ ㄕㄢ

繁体放虎歸山

感情放虎归山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指自留祸根。

辨析放虎归山和“养虎遗患”都有留下敌人不管;以致有后患的意思。但放虎归山偏重于“放”;强调把敌人放走;“养虎遗患”偏重于“养”;强调放纵敌人。

谜语把老虎放生

近义词养虎为患

反义词斩草除根、除恶务尽

英语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s ― 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俄语отпустить тигра в гóр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放虎归山的意思解释、放虎归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久经风霜 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喏喏连声 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袅袅余音 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观貌察色 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谷:两山间的凹处;陵:大山。高岸变成山谷,深谷变为高山。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不露锋铓 比喻才干不外露。宋·沉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器,不露锋芒。”
子母相权 子母:古代称钱币重的为母,轻的为子。比喻轻重并行,维持一定的平衡。
肩摩踵接 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多而拥挤。
捻土为香 捏泥成香。因不及备香,以此表示虔诚。
原始见终 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兔丝燕麦 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妇姑勃谿 指婆媳间的争吵与不和。比喻因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
反听内视 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以耳代目 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参伍错综 指交互错杂。
摛翰振藻 摛:发抒;翰:毛笔;藻:文采。施展文才,铺陈辞藻。
高爵厚禄 见“高爵重禄”。
虎穴得子 比喻诗文贴切中肯。
蒹葭玉树 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愆戾山积 愆:过失;戾:罪过。罪过很多,累积如山。
趋之如归 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耸耳听闻 竖起耳朵,形容注意地听。
顽强不屈 顽强的毅力,毫不屈服。
时移世换 随着时代的变化,世事也发生了变化
殁世不朽 易:改变。永远不改变。亦作“万代不易”。
龙肝凤胆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也说龙肝凤髓。
短衣窄袖 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