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犯无隐的成语故事


有犯无隐

拼音yǒu fàn wú yǐn

基本解释犯:触犯。臣下对君主应采取直言进谏的态度。虽然有所冒犯,也不应该隐讳不言

出处唐·严郢《驳议吕堙》:“公有犯无隐,引经正辞。上是其言,刑为之省。”


暂未找到成语有犯无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有犯无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知天高地厚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愧悔。”
恍如梦寐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学优才赡 《元史·李冶传》:“素闻仁卿学优才赡,潜德不耀,久欲一见,其勿他辞。”
天遥地远 宋·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东闪西挪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误作非为 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况尔等为兵为勇之人,多系平日误作非为,是以借兵勇以为逃死之地。”
逾墙越舍 唐·皇甫氏《原化记·崔慎思》:“言讫而别,遂逾墙越舍而去。”
屯蹶否塞 宋·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其誰不願進於門?”
掬水留香
失之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