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公忘私的成语故事

拼音chū gōng wàng sī
基本解释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出处清·梅曾亮《送周石生序》:“非出公忘私、尽扫刮同异恩怨、屏置城府外,不足称朝廷委任、寄耳目之意。”
暂未找到成语出公忘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出公忘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时之冠 | 《晋书·王献之传》:“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 |
拿贼拿赃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 |
东穿西撞 | 《隋唐演义》第二六回:“次日进城中访察……亦不晓得那张善士住在何处,东穿西撞,但闻街谈巷语,东一堆西一簇,说某家送了几千两,某家送了几百两。” |
天下无敌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
说古谈今 |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只待要说古谈今,寻山问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润物,治国齐家。” |
苟全性命 |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剖蚌得珠 |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四卷:“易若剖蚌得珠,难如破石求玉。” |
窃势拥权 | 《晋书·王国宝传论》:“窃势拥权,黩明王之彝典;穷奢纵侈,假凶竖之余威。” |
牛不出头 | |
飞鸿戏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