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之说的成语故事


管窥之说

拼音guǎn kuī zhī shuō

基本解释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

出处鲁迅《集外集·<穷人>小引》:“陀思妥夫斯基的人和他的作品,本是一时研究不尽的,统论全般,决非我的能力所及,所以这只好算作管窥之说。”


暂未找到成语管窥之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管窥之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臣门如市 东汉 班固《汉书 郑崇传》:“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食宿相兼 汉 应劭《风俗通 两袒》:“齐人有女,二人求之。……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齿牙余论 《南史·谢眺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论。”
星前月下 元·吕止庵《风入松》套曲:“常欢喜星前月下,休等闲间面北眉南。”
的的确确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
积本求原 明 王守仁《与王纯甫书》之三:“后世之学琐屑支离,正所谓采摘汲引,其间亦宁无小补,然终非积本求原之学,句句是,字字合。”
气吞宇宙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李太原喘喘余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
舞文巧诋 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所治即豪,必舞文巧诋。”
赍粮藉寇 《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木木樗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