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典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详细解释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百科解释明:表明;正:端正;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汉语成语词典】
出处宋 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例子郭沫若《不要怕死》:“已经明正典刑的汉奸们的供状,我觉得应该详细地记录出来。”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注音ㄇ一ㄥˊ ㄓㄥˋ ㄉ一ㄢˇ ㄒ一ㄥˊ
感情明正典刑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指依照法律公开处以极刑。
英语carry out a capital punishment(execute lawfully)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物极必反(意思解释)
- 外宽内明(意思解释)
- 手起刀落(意思解释)
- 彩笔生花(意思解释)
- 跬步千里(意思解释)
- 流芳千古(意思解释)
- 肉袒面缚(意思解释)
- 深切着明(意思解释)
- 汗流洽背(意思解释)
- 酩酊烂醉(意思解释)
- 飞云掣电(意思解释)
- 穷通得失(意思解释)
- 心惊胆寒(意思解释)
- 食不求甘(意思解释)
- 大雨倾盆(意思解释)
- 见善若惊(意思解释)
- 交口赞誉(意思解释)
- 含章挺生(意思解释)
- 泰极生否(意思解释)
- 涉笔成雅(意思解释)
- 间不容瞬(意思解释)
- 小国寡民(意思解释)
- 粝食粗餐(意思解释)
- 断章取意(意思解释)
- 应图受箓(意思解释)
- 无如之何(意思解释)
- 屈尊纡贵(意思解释)
- 笔头不倒(意思解释)
※ 明正典刑的意思解释、明正典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十年寒窗 |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
爱才若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就象口渴想喝水一样,形容十分珍惜人才。 |
失之交臂 |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双方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
五彩缤纷 | 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泛指多种颜色;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各种颜色错杂繁复。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不遑宁息 | 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同“不遑宁处”。 |
无巧不成话 | 比喻事情十分凑巧。同“无巧不成书”。 |
从头彻尾 | 自始至终。 |
又惊又喜 | 既惊讶又高兴。 |
不能赞一词 | 赞一词:说一句话。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
长计远虑 | 指长远打算。 |
博采众议 |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
旁见侧出 |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的形象。 |
狗拿耗子 |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
触处机来 | 谓触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机悟。 |
流血漂橹 | 橹:盾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 |
石缄金匮 | 同“石室金匮”。 |
一麾出守 | 麾:挥斥、排挤。原指阮咸受排挤,而出为始平太守。后指京官出任地方官。 |
拔地参天 |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
潜神默思 | 默:静默。专心致志,默默思考。 |
坐楼杀惜 | 戏剧名。 |
嗣不顾臊 | 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
惊鸾回凤 | 形容书法美妙,如鸾凤飞舞。 |
有本有则 | 指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 |
辽东之豕 | 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
安土息民 | 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