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捻神捻鬼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惩恶劝善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前仆后起 仆:向前跌倒。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停云落月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不令而信 令:命令;信:信服。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
神态自若 神态:神情态度;自若:不拘束,不变常态。精神态度自如
推食解衣 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白饭青刍 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柔情似水 柔情:温柔的感情。像水一样温柔细腻。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懵懂: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人一辈子都很精明,但有时一下子糊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
虎瘦雄心在 比喻人穷志不穷。
飘零书剑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肤粟股栗 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潜心笃志 专心致志。
狼餐虎噬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碎骨粉身 见“碎身粉骨”。
鸠车竹马 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宁媚于灶 媚:谄媚;灶:灶神。宁愿巴结灶神。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
误入迷津 指受人迷惑而走上迷途。
震聋发聩 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极恶不赦 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出乎意表 出于意料之外。
二十二史 清·乾隆初年刊行《明史》,与二十一史合称二十二史。
燕燕居息 谓女子出嫁。语本《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私智小惠 个人片面的的小聪明。
火齐木难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同“朽木不可雕”。
后果前因 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出自《南齐书·高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