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阻不宾的成语故事


负阻不宾

拼音fù zǔ bù bīn

基本解释犹言负固不服。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


暂未找到成语负阻不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负阻不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中馈之思 《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游辞浮说 《晋书·范汪传》:“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
不差累黍 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累。”
丧师辱国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
九垓八埏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坼八埏。”
珠玑咳唾 汉·赵壹《刺世疾邪赋》:“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遗风馀泽
逐末舍本 《隋书·礼仪志四》:“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
丹铅甲乙 清·戴名世《<陈大士稿>序》:“千子慨然悯之,取一代之文,丹铅甲乙,辨其黑白。”
粗粗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