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三徙成都三徙成都的意思
sānchéngdōu

三徙成都



三徙成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详细解释

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百科解释【解释】徙,迁移;都,都邑。本谓大舜为让位几次迁移,所到之处自成都邑,后用来形容圣德之人所到之处都会受到百姓拥戴。【出处】《庄子·徐无鬼》:“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有十万家。”成玄英疏:“舜避丹朱,又不愿众聚,故三度逃走,移徙避之。百姓慕德,从者十万,所居之处,自成都邑。”【示例】且凡圣人,有损己为世,表行显功,使天下慕之,~者。★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有十万家。”

例子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且凡圣人,有损己为世,表行显功,使天下慕之,三徙成都者。”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xǐ chéng dōu

注音ㄙㄢ ㄒ一ˇ ㄔㄥˊ ㄉㄡ

感情三徙成都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三徙成国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徙成都的意思解释、三徙成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百思不得其解 百:多次;思:考虑,思考;解:理解。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
扫锅刮灶 谓倾其所有。
号寒啼饥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面面俱圆 同“面面俱到”。
落月屋梁 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勉勉强强 刚好能凑合着
任所欲为 任:听凭;所欲为:想要做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固执成见 见“固执己见”。
改头换尾 指改变原来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而实质内容不变。
骄傲自大 盛气凌人,过分抬高自己。
作舍道旁 比喻众说纷纭,事情难成。
风云开阖 开:散开;阖:聚合。形容风云或聚或散,变幻不定。比喻局势动荡变化。
虎落平川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热心肠 指对人热情、乐于替别人办事。
刻章琢句 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目濡耳染 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振民育德 振:通“赈”,救济。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性。
重修旧好 恢复旧情,重归于好。
丝分缕解 缕:细致;解:分剖。形容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
恬不知愧 见“恬不知耻”。
趦趄却顾 趦趄:同“趑趄”,且前且退,犹豫不进;却顾:回头看。欲进而犹豫不前回头看。
诸法实相 佛家语。指各种现象的真实面目。
险陂倾侧 险陂:邪恶不正;倾侧:倾斜。指邪恶不正的行为。
饱其私囊 饱:满足;囊:口袋。指非法侵吞钱财,装入自己腰包。
丹徒布衣 借指平民。晋诸葛长民,有武功,历官显要。曾督青扬二州诸军事,领青州刺史,又领晋陵太守,镇丹徒。长民骄纵贪侈,不恤政事,所在残虐,为百姓所苦。常惧刘裕绳之以法,乃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机危。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也!'后果为刘裕所杀。见《晋书.诸葛长民传》。指南朝宋刘穆之。穆之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丹徒,少时家贫,常就岳家乞食。一日食饱求槟榔,其妻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及穆之为丹阳尹,
双心一意 彼此的心意一致。
安忍之怀 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