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有求必应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肌无完肤 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骨肉团圆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首丘之思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
顾前不顾后 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丧家之犬 失去主人家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的人。
高牙大纛 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一唱三叹 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贫嘴恶舌 同“贫嘴贱舌”。
百身莫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东邻西舍 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冷讥热嘲 冷:不热情;讥:讥讽;嘲:嘲笑。尖锐、辛辣的嘲笑和讥讽。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屡次三番 屡次:多次;三番:许多次;一次又一次。反复多次。形容次数或回数很多。
班师得胜 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明·无名氏《破天阵》三折:“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
分章析句 谓雕琢推敲文章。
寝不遑安 遑:空闲。睡觉不能安眠。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号天哭地 哭天抢地。形容十分悲伤。
三分鼎立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元奸巨恶 谓大奸首恶。
弃如弁髦 弁:古代的帽子;髦:儿童的垂发。比喻毫不可惜地丢弃无用之物。
起伏跌宕 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
悄悄密密 不声张,不让人知道。
一呼三颠 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三真六草 南朝梁王志排行三,善真书;王彬排行六,善草书。二人之书,时称'三真六草'。
门前冷落 指人失势以后,前来交往的人很少。
茅屋土阶 茅草的房屋,泥土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