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厉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详细解释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百科解释出自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喻指准备作战或比赛。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例子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一片青山了此身》:“民盟中央吸取教训,秣马厉兵整十日。”
基础信息
拼音mò mǎ lì bīng
注音ㄇㄛˋ ㄇㄚˇ ㄌ一ˋ ㄅ一ㄥ
繁体秣馬厲兵
感情秣马厉兵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准备战斗。
近义词厉兵秣马
英语feed the horses and sharpen the weapons(make active preparations for wa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寸草春晖(意思解释)
- 本来面目(意思解释)
- 映雪读书(意思解释)
- 屏声息气(意思解释)
- 十战十胜(意思解释)
- 心绪如麻(意思解释)
- 有以善处(意思解释)
- 临敌卖阵(意思解释)
- 掉臂不顾(意思解释)
- 众目所归(意思解释)
- 沸沸汤汤(意思解释)
- 窃窃诩诩(意思解释)
- 璀璨夺目(意思解释)
- 情逾骨肉(意思解释)
- 池鱼幕燕(意思解释)
- 止戈之武(意思解释)
- 丰肌弱骨(意思解释)
- 琼厨金穴(意思解释)
- 号啕痛哭(意思解释)
- 击楫中流(意思解释)
- 遗簪堕履(意思解释)
- 见钱眼红(意思解释)
- 明刑弼教(意思解释)
- 买上嘱下(意思解释)
- 滴滴溜溜(意思解释)
- 筒子斤斗(意思解释)
- 忍饥受冻(意思解释)
- 卖弄风骚(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的意思解释、秣马厉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三月不知肉味 |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 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骄傲,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
争权夺利 | 追求名誉、地位和私利。 |
东冲西突 | 谓四处冲锋突击。 |
扪虱而言 | 扪: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谈话。形容不拘细节,随便谈话。亦作“扪虱而谈”、“扪虱倾谈”。 |
作辍无常 | 汉扬雄《法言·孝至》:“或曰:‘何以处伪?’曰:‘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后因称时作时歇、不能持久为“作辍无常”。 |
截鹤续凫 | 比喻事物勉强替代,失其本性。 |
金尽裘弊 |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
寸辖制轮 | 喻控制事物的关键虽小而极重要。辖,固定车轮与车轴位置,插入轴端孔穴的销钉。 |
失败为成功之母 |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
始终不渝 |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
一介儒生 | 一介:一个。一个小小的书生 |
遨翔自得 | 自由自在的样子。 |
金口玉言 |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
糊涂到顶 | 人头脑十分不清楚或不明事理。 |
鸠占鹊巢 | 鸠性拙;不善营巢;而占居鹊所成之巢。 |
无始无终 | 没有开始,没有结尾。 |
悬河泻火 | 见“悬河注火”。 |
有本有原 | 亦作“有本有源”。谓有根源;源源本本。 |
赤口白舌 |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
正谏不讳 | 正谏:正言劝谏。指正言劝谏,毫不隐讳。 |
没心没想 | 精神不集中。 |
不足为道 | 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 |
苦心造诣 | 意思是指苦心钻研。出自《复初斋文集·格调论下》。 |
忧民忧国 | 意思是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
以彰报施 | 用来显示不断遭到报应。 |
料戾彻鉴 | 含义是料戾,小窗隙。孔洞虽小,却可以把外面看得清清楚楚。 |
耳食不化 | 解释是指没有经过思考,轻信听来的话,出处是《史记·六国年表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