薶血加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订盟时的一种仪式。宰牲取血,涂血于誓约上,穿坎与之俱埋。
详细解释
古代订盟时的一种仪式。宰牲取血,涂血于誓约上,穿坎与之俱埋。
《后汉书·隗嚣传》:“有司奉血鍉进,护军举手揖诸将军曰:‘鍉不濡血,歃不入口,是欺神明也,厥罚如盟。’既而薶血加书,一如古礼。”
百科解释薶血加书,是汉语词汇,拼音是wōxuèjiāshū,是古代订盟时的一种仪式。宰牲取血,涂血于誓约上,穿坎与之俱埋。
基础信息
拼音wō xuè jiā shū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同利相死(意思解释)
- 心胸开阔(意思解释)
- 安分守常(意思解释)
- 巴山度岭(意思解释)
- 愧天怍人(意思解释)
- 瑶林琼树(意思解释)
- 溢美溢恶(意思解释)
- 契船求剑(意思解释)
- 天怒民怨(意思解释)
- 应名点卯(意思解释)
-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意思解释)
- 萍踪梗迹(意思解释)
- 玉佩琼琚(意思解释)
- 盛德遗范(意思解释)
- 坠溷飘茵(意思解释)
- 神逝魄夺(意思解释)
- 痛心绝气(意思解释)
- 心膂股肱(意思解释)
- 崧生岳降(意思解释)
- 妄谈祸福(意思解释)
- 千状万端(意思解释)
- 咬定牙根(意思解释)
- 雍容大度(意思解释)
- 削发明志(意思解释)
- 鏦金戛玉(意思解释)
- 缾竭罍耻(意思解释)
- 侧耳倾听(意思解释)
※ 薶血加书的意思解释、薶血加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黄袍加身 | 黄色的龙袍穿到身上。指被拥立为帝王。 |
女中丈夫 | 指女子中有男子气概的人。 |
灰头土脸 | 谓面容污秽。 |
密不可分 | 密:紧密;分:分割。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 |
称心快意 | 满足心意。 |
日上三竿 |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
精神百倍 | 形容特别有精神。 |
学无师承 | 师承:相承的师法。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教传授。 |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 敌:对抗;堰:拦河坝。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
不问不闻 | 闻:听。不问也不听。形容对事情不关心,很冷淡。 |
纡青佩紫 | 比喻显贵。同“纡青拖紫”。 |
从天而下 |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
狐藉虎威 | 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 |
朝过夕改 | 形容改正错误快。 |
上窜下跳 | 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
悬珠编贝 | 悬:吊挂。悬挂的明珠,编排整齐的贝壳。形容人眼睛明亮美丽和牙齿洁白整齐。 |
至圣至明 | 至:极。最神圣最贤明。旧时用以称颂帝王。 |
知音识曲 | 指通晓音乐。 |
仰事俯畜 | 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
深中隐厚 | 内心廉正忠厚。 |
嚎啕大哭 | 大声哭叫。 |
残羹冷饭 | 见“残杯冷炙”。 |
像心像意 | 谓顺遂心愿,合乎心意。 |
潜精积思 | 见“潜精研思”。 |
恬然自得 | 恬然:安静舒适的样子;自得:自觉得意。形容心情安静、舒适 |
忧患馀生 | 指饱经艰难困苦之后留存下来的生命。 |
有利无弊 | 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