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呜呼哀哉 旧时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对死者哀悼的语句;意思是“唉!伤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体国经野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止渴望梅 见“止渴思梅”。
人情世态 人世间的情态。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分。
穷追猛打 对于溃败的敌人不断追击。
犀舟径楫 犀:坚固;楫:船桨。坚固的船,坚硬的桨。
乘风兴浪 谓趁机挑起事端。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东扯葫芦西扯瓢 说话东扯西拉。
正经八板 见“正经八百”。
一栖两雄 比喻两雄对峙,势不并存。
争前恐后 见“争先恐后”。
参伍错综 指交互错杂。
局地扣天 见“局天扣地”。
秋豪之末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登高必赋 登高:登上高处,指身临其境。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体,此借指创造。登上高处,看到无限美好的景色,触景生情,一定能创作出好的诗赋,以言其志。后多用来表示人有担任国家要职的才能。亦作“登高能赋”。
鱼游沸釜,燕处危巢 沸:开水;釜:古代炊具;巢:窝。鱼在开水锅里游,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
话里藏阄 话里藏着哑谜儿。
叱嗟风云 同“叱咤风云”。
瘠牛偾豚 瘦瘠的牛仆倒在小猪身上,小猪必死。比喻无德的大国权势虽衰,欺凌羸弱的小国,小国也会灭亡。
疾之若仇 疾:憎恨。形容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呼朋引伴 招引同类型的朋友,结成党羽。常有鄙视的意味。
十二金人 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销毁天下兵器而铸成的十二个铜人。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蒲草毛窝 一种蒲草编成的深帮圆头鞋子,里面杂有鸡毛﹑芦花等物,宜于雪地行走。
摔丧驾灵 旧时丧礼。主丧者摔一瓦盆﹐然后灵柩起杠﹐叫'摔丧'。亦称'摔老盆'。
水激则旱 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
使心憋气 指有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