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顿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捶:敲打;顿:跺。两拳捶打胸部;两脚跺着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态。
详细解释
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放声大哭。◎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百科解释捶胸顿足,用拳敲打胸部,跺着双脚。形容非常悲痛与懊悔的样子。
出处明 李开先《闲居集 昆仑张诗人传》:“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例子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基础信息
拼音chuí xiōng dùn zú
注音ㄔㄨㄟˊ ㄒㄩㄥ ㄉㄨㄣˋ ㄗㄨˊ
繁体搥胷頓足
正音“捶”,不能读作“chuī”。
感情捶胸顿足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焦急、悲伤、无可奈何的。
辨形“捶”,不能写作“棰”。
近义词痛心疾首、呼天抢地、椎心泣血
反义词眉开眼笑
英语in deep sorrow
俄语в безысхóдном гóре
日语胸(むね)を敲き,地団駄(じだんだ)を踏(ふ)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使臂使指(意思解释)
- 举酒作乐(意思解释)
- 举手之劳(意思解释)
- 阿弥陀佛(意思解释)
- 蹑手蹑足(意思解释)
- 肌劈理解(意思解释)
- 张大其事(意思解释)
- 悠悠扬扬(意思解释)
- 道听涂说(意思解释)
- 乐善好义(意思解释)
- 惺惺惜惺惺(意思解释)
- 是非之心(意思解释)
- 根牙盘错(意思解释)
- 潜光隐德(意思解释)
- 潢潦可荐(意思解释)
- 炊臼之戚(意思解释)
- 视为知己(意思解释)
- 四山五岳(意思解释)
- 恣睢自用(意思解释)
- 条分缕晰(意思解释)
- 谣诼不断(意思解释)
- 藤萝摇曳(意思解释)
- 撤根到底(意思解释)
- 筛子喂驴(意思解释)
- 衣冠辐凑(意思解释)
- 疾味生疾(意思解释)
- 东渐西被(意思解释)
※ 捶胸顿足的意思解释、捶胸顿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出人意料 | 意料:事先对情况、结果等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之外。表示情况非同寻常。也作“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出人意表”。 |
豁然贯通 | 豁然:开阔通达的样子;贯:贯穿;通:通晓。一下子就彻底明白;通晓了。 |
力排众议 | 力:竭力;排:排除;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或驳倒各个人的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
椎胸顿足 |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
怯声怯气 | 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 |
冰炭不同器 |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
抱令守律 | 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 |
闭门合辙 | 犹言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比喻互相投合。 |
祝哽在前,祝噎在后 | 祝:祝祷;哽、噎:食物塞住喉咙。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以示仁惠。当三老、五更进餐时,派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 |
老手宿儒 | 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
直言危行 | 危:高耸的样子,引申为端正,正直。正直的言论和行为。 |
捏脚捏手 | 放轻手脚走路,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 |
痛彻骨髓 | 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
被甲据鞍 | 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
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 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孙、曾孙、重孙。一个孩子领悟天道,整个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
造恶不悛 | 作恶事而不肯悔改。 |
屯毛不辨 | 《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注:“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后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
大巧若拙 |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
一偏之见 | 偏于一面的见解。 |
伸冤理枉 | 洗雪冤枉。 |
东飘西泊 | 谓四处漂泊,行踪无定。 |
风景旖旎 | 由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
秋雨绵绵 | 秋天的雨连续不断的下。秋雨绵绵,在北方,也叫秋傻瓜雨,意思是这雨下得没完没了,像人傻了一样没休没止。用于拟人手法是思念,也作秋思解释,特别是逆境中的思念。 |
儿花女花 | 男孩女孩。犹言子息。 |
通检推排 | 金代调查人民资产以定赋役的办法。 |
唠三叨四 | 犹言絮絮叨叨。 |
一笔勾绝 | 比喻混乱而使人弄不明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