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枝俪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偶句俪辞。
详细解释
指偶句俪辞。
出处清·钱谦益《<汤义仍先生文集>序》:“吾少学为文,已知訾謷王李,愲愲然骈枝俪叶,从事于六朝,久而厌之,是亦王李之朋徒耳。”
基础信息
拼音pián zhī lì yè
注音ㄆ一ㄢˊ ㄓ ㄌ一ˋ 一ㄝˋ
繁体駢枝儷葉
感情骈枝俪叶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水光接天(意思解释)
- 不可枚举(意思解释)
- 例行公事(意思解释)
- 节外生枝(意思解释)
- 竭力虔心(意思解释)
- 水流花谢(意思解释)
- 天不憗遗一老(意思解释)
- 白发青衫(意思解释)
- 天空海阔(意思解释)
- 无肠公子(意思解释)
- 千金一瓠(意思解释)
- 说东谈西(意思解释)
- 浃髓沦肌(意思解释)
- 十手争指(意思解释)
- 一本万利(意思解释)
- 一坐尽惊(意思解释)
- 不咎既往(意思解释)
- 千里姻缘(意思解释)
- 心长力弱(意思解释)
- 济世匡时(意思解释)
- 搦管操觚(意思解释)
- 弊衣蔬食(意思解释)
- 跨者不行(意思解释)
- 同舟遇风(意思解释)
- 巾国英雄(意思解释)
- 横遭不幸(意思解释)
- 拘挛之见(意思解释)
※ 骈枝俪叶的意思解释、骈枝俪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记忆犹新 |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其:敌方;意:意料。乘敌方没有防备突然攻击,行动出乎对方意外。 |
毂击肩摩 | 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
逆行倒施 | 犹言倒行逆施。 |
桃李之馈 |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
虎视耽耽 | 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
摇鹅毛扇 | 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因以“摇鹅毛扇”比喻出谋画策。 |
蚍蜉撼大木 | 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
不知所从 | 不知怎么办。形容拿不定主意。 |
诃佛骂祖 | 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 |
食而不化 |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
计无复之 | 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
临机能断 |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
成精作怪 | 精:精灵;怪:妖怪。变成精灵妖怪危害人间。 |
事关重大 | 指事情关系着根本或全局 |
忘形之交 | 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 |
书缺简脱 | 简:古代书写的竹、木简;脱:丢失。指书简散佚残缺。 |
调和鼎鼐 |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
鼎足而立 |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
室如县罄 | 亦作“室如悬磬”。亦作“室如悬罄”。谓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 |
含宫咀徵 | “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徵”。 |
邪不干正 | 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 |
蛤蟆夜哭 | 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
楚舞吴歌 | 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
泽被四邻 | 意思是指邻国,邻省市等较大地域,形容恩惠遍及到四邻地方。 |
象征主义 | 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法国象征派诗人以马拉美﹑魏尔伦等为代表;戏剧方面以梅特林克为代表;美术方面以摩罗为代表。 |
善男善女 | 即指良家之男子、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