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聋发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详细解释
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百科解释振聋发聩,成语,作谓语、定语,聩:耳聋。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语本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竟同《大诰》。’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常思阐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撕警觉之不倦。所恨蠢尔愚夫,自安寡昧,即欲一施其振聋发聩之方而无从。”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例子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振聋发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基础信息
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
注音ㄓㄣˋ ㄌㄨㄥˊ ㄈㄚ ㄎㄨㄟˋ
繁体振聾發聵
正音“聩”,不能读作“guì”。
感情振聋发聩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振”,不能写作“震”。
近义词震耳欲聋、醍醐灌顶
英语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急中生智(意思解释)
- 物是人非(意思解释)
- 报本反始(意思解释)
- 麻姑献寿(意思解释)
- 心服首肯(意思解释)
- 横征暴敛(意思解释)
- 落花媒人(意思解释)
- 枯体灰心(意思解释)
- 谦让未遑(意思解释)
- 调风弄月(意思解释)
- 年高望重(意思解释)
- 重熙累绩(意思解释)
- 抛妻弃子(意思解释)
- 死亦瞑目(意思解释)
- 火山汤海(意思解释)
- 反来复去(意思解释)
- 十里无真言(意思解释)
- 重兴旗鼓(意思解释)
- 研机综微(意思解释)
- 威仪孔时(意思解释)
- 鸡鸣候旦(意思解释)
- 转凡为圣(意思解释)
- 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意思解释)
- 吕武操莽(意思解释)
- 片笺片玉(意思解释)
- 遗落世事(意思解释)
- 停停脱脱(意思解释)
- 一身三手(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的意思解释、振聋发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白头偕老 | 白头:指头发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头发白了的老年。 |
揠苗助长 | 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因而误了事。 |
吁天呼地 | 呼天唤地。形容极度悲切。 |
革旧维新 | 革:废除;维新:反对旧的,提倡新的。专指政治上的改良。改变旧的,提倡新的。 |
两头三绪 | 形容心意烦乱。 |
从容就义 |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
不得人心 | 所作所为违反人的意愿;得不到别人的拥护和支持。 |
手滑心慈 | 慈:慈祥。手头慷慨,心地慈祥。指乐于助人。 |
久经世故 | 世俗,俗气,老于世故。 |
鹄面鸠形 |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
寂寂寞寞 | 指人冷清孤单或环境静寂无声。 |
快刀斩乱丝 | 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同“快刀斩乱麻”。 |
万丈深渊 | 渊:深潭。很深的水潭。比喻十分不利的处境。 |
有始有终 | 有开始也有结束。指做事能够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
烟菲露结 | 菲:飘扬。烟雾飘飞露水凝集的样子。比喻书法。 |
风流酝藉 | 风流:风度,标格。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
大有迳庭 | 《庄子·逍遥游》:“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迳,门外路;庭,堂外地;大有,谓相远之甚。”后称彼此差异很大为“大有迳庭”。 |
威风祥麟 | 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
扶危救困 | 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
大雪封山 | |
三科九旨 | 汉代《公羊》学家谓《春秋》书法有三科九旨。即于三段中寓九种旨意。有何休、宋衷二说。 |
粉零麻碎 | 极言粉碎。 |
重而无基 | 喻虚而不实 |
痛抱丧明 | 意思是原指指孔子弟子子夏在西河丧子而哭瞎眼睛的事,后泛指死了儿子而极其头痛。 |
拘墟之见 | 形容见解肤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