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聋发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详细解释
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百科解释振聋发聩,成语,作谓语、定语,聩:耳聋。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语本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竟同《大诰》。’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常思阐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撕警觉之不倦。所恨蠢尔愚夫,自安寡昧,即欲一施其振聋发聩之方而无从。”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例子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振聋发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基础信息
拼音zhèn lóng fā kuì
注音ㄓㄣˋ ㄌㄨㄥˊ ㄈㄚ ㄎㄨㄟˋ
繁体振聾發聵
正音“聩”,不能读作“guì”。
感情振聋发聩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振”,不能写作“震”。
近义词震耳欲聋、醍醐灌顶
英语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乱作胡为(意思解释)
- 鬼画符(意思解释)
- 据为己有(意思解释)
- 外合里应(意思解释)
- 承平盛世(意思解释)
- 有例可援(意思解释)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意思解释)
- 冥顽不灵(意思解释)
- 积甲山齐(意思解释)
- 怨天尤人(意思解释)
- 扛大梁(意思解释)
- 淈泥扬波(意思解释)
- 毁家纾难(意思解释)
- 温生绝裾(意思解释)
- 断织之诫(意思解释)
- 恸哭流涕(意思解释)
- 终天之慕(意思解释)
- 拨草瞻风(意思解释)
- 苍蝇碰壁(意思解释)
- 拥彗先驱(意思解释)
- 杀鸡炊黍(意思解释)
- 倒心伏计(意思解释)
- 缘情肖物(意思解释)
- 以礼悔祸(意思解释)
- 一概抹煞(意思解释)
- 然然可可(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的意思解释、振聋发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作古正经 | 犹言一本正经。 |
鲸吸牛饮 | 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
水到渠成 |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
戒备森严 | 戒备:警戒防备;森严:严肃;严密。指警戒防备极其森严。 |
说死说活 | 任凭如何说法。 |
改行为善 |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
天工人代 | 天的职责由人代替。 |
智小谋大 | 谓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 |
狼飡虎食 | 同“狼餐虎咽”。 |
天上石麟 | 旧时称人有文采的儿子。 |
专心一意 | 一心一意。 |
有口难辩 | 虽然有口;却难以分辩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 |
用天因地 | 利用天时,顺应地利。 |
连衽成帷 | 见“连衽成帷”。 |
无立足之地 | 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其贫困。 |
危言核论 |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
怙终不悛 | 有所恃而终不悔改。语本《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孔传:“怙奸自终,当刑杀之。” |
余膏剩馥 | 见“残膏剩馥”。 |
三汤五割 | 见“三汤两割”。 |
还年却老 | 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
骇目振心 | 见“骇目惊心”。 |
怜贫恤苦 | 怜:哀怜,同情;恤:体恤,周济。同情周济贫苦的人。 |
衆难羣疑 | 谓众人心中都有疑难。 |
藏头擫脑 | 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
跗蕚载韡 | 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
答剌棱登 | 象声词。 |
通文知理 |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
尚德缓刑 | 缓刑huǎnxíng法律名词,即受刑之宣告后,依据特定情形,在一定时期内暂缓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