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旰食宵衣旰食宵衣的意思
gànshíxiāo

旰食宵衣



旰食宵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

出处南朝 陈 徐陵《陈文帝哀策文》:“勤民听政,旰食宵衣。”

例子奋乾纲旰食宵衣,持国柄敬天慰庙。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


基础信息

拼音gàn shí xiāo yī

注音ㄍㄢˋ ㄕˊ ㄒ一ㄠ 一

感情旰食宵衣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勤于政事。

近义词日理万机、宵衣旰食

反义词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英语getting up before dawn and eating late (busy with state affair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旰食宵衣的意思解释、旰食宵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功名富贵 指升官发财。
斑斑斓斓 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摸头不着 指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三首六臂 同“三头六臂”。
额外主事 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
因果不爽 爽:失。佛教认为事物有起因,必有结果,因果报应从来不会违背。
不识大体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身临其境 身:亲身;临:到;其:那个;境:环境;地方。亲身到过那个地方。
不祧之祖 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烧犀观火 喻洞察事物。
哀死事生 哀:哀痛;事:侍奉。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以铢称镒 用铢同镒相比,表示力量极不相称,处于绝对劣势。
粘花惹絮 粘:粘贴;惹:招引,挑逗。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淫乱。
百计千谋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同“千方百计”。
美景良辰 良:美好;辰:时辰。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穿针走线 像穿针走线活动样地表演或行动。
凤翥龙翔 龙飞凤舞,形容风采姿态的高超。翥:鸟飞。
欷歔流涕 欷歔:叹气,抽咽声。叹气流泪。
弥日亘时 弥:满;亘:连续。指一天到晚。
丢眉弄色 做眉眼
啧啧称赏 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亦作“啧啧称赞”。
批其逆鳞 比喻臣下直言劝谏,触犯君主。也比喻弱国侵犯强国。
井底捞月 意思是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捞:从液体中取物。
锋芒毛发 刀剑的刃如毛发一样细。形容细微的事情。
哀丝豪肉 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