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识文谈字 见“识文断字”。
博闻强识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欺软怕硬 欺:欺凌;怕:害怕。欺负软弱的人;畏惧凶狠的人。
以德报怨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进利除害 犹言兴利除害。
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事无常师 谓处事没有固定不变的准则,要择善而从。
慧业文人 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骨肉相亲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数以万计 数:数目。以万来计算。形容极多。
寒耕热耘 泛指农作辛苦。
百拙千丑 极言拙劣丑陋。
进退可否 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铜驼荆棘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尘饭涂羹 涂:泥。尘做的饭,泥做的羹。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
放鹰逐犬 指打猎。
缩头缩脚 缩:收缩。形容畏缩、躲闪。
皮里阳秋 皮里:内在;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晋人避讳;改“春秋”为“阳秋”;春秋:即春秋笔法。对人物、事件的褒贬不在表面而在内里。
患难相死 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生命。
遇事生风 一有机会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心平气定 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岑楼齐末 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
凾刃之地 比喻狭小的地方。
疑贰之见 意思是犹豫拿不定主意。
邀功请赏 邀功:把别人的功劳抢过来当作自己的。原指用别人的功劳来求取奖赏。后泛指求取功劳和奖赏。也作“邀功求赏”。
痛心切齿 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耳食不化 解释是指没有经过思考,轻信听来的话,出处是《史记·六国年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