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引忘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汲引:从井里提水,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
详细解释
百科解释汲引忘疲是一个成语,出自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
出处唐 骆宾王《上衮州刺史启》:“汲引忘疲,奖题不倦。”
基础信息
拼音jí yǐn wàng pí
注音ㄐ一ˊ 一ㄣˇ ㄨㄤˋ ㄆ一ˊ
感情汲引忘疲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无所不在(意思解释)
- 忍气吞声(意思解释)
- 捉衿见肘(意思解释)
- 瞒上不瞒下(意思解释)
- 整军经武(意思解释)
- 燕燕于归(意思解释)
- 蔽日干云(意思解释)
- 桃李门墙(意思解释)
- 柔情媚态(意思解释)
- 酒食征逐(意思解释)
- 坚额健舌(意思解释)
- 雕蚶镂蛤(意思解释)
- 遐迩一体(意思解释)
- 糠秕在前(意思解释)
- 气血方刚(意思解释)
- 寒心消志(意思解释)
- 飞蛾投火(意思解释)
- 虽覆能复(意思解释)
- 砥砺琢磨(意思解释)
- 含悲茹痛(意思解释)
- 齐驱并骤(意思解释)
- 寻头讨脑(意思解释)
- 话言话语(意思解释)
- 付与东流(意思解释)
- 素丝良马(意思解释)
- 量己审分(意思解释)
- 神怡心醉(意思解释)
- 耽耽逐逐(意思解释)
※ 汲引忘疲的意思解释、汲引忘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老老少少 | 指老人与小孩。 |
泛滥成灾 |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造成灾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成为祸患。 |
载酒问字 | 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
日久见人心 | 日子长了,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怎样。 |
吹鼓手 | 旧时婚丧礼仪中吹打乐器的人,比喻专为别人捧场的人。 |
七贞九烈 | 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宁死不失身。 |
首丘之思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 |
素口骂人 | 以茹素之口骂人。比喻伪善。 |
惊采绝艳 | 谓文采惊人,辞藻华美。 |
猿穴坏山 | 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
乐乐陶陶 | 陶陶:快乐的样子。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
贪污受贿 | 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 |
痴心女子负心汉 | 痴:入迷;负心:对爱情不忠。痴迷爱情的女子碰上无情无义的男人。 |
咕咕噜噜 | 象声词,水流动或物体滚动的声音。 |
惨绿少年 |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
外巧内嫉 | 外貌乖巧,内心刻忌。犹言口蜜腹剑。 |
和如琴瑟 |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
大杖则走 |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
吹垢索瘢 | 犹言吹毛求疵。 |
齐纨鲁缟 | 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
重施故伎 | 重新施用过去的伎俩。 |
生死离别 | 生:让人活;死: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
藏头擫脑 | 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
撤根到底 | 挖根揭底。 |
一击即溃 | 反戈一击fǎngē-yījī[tohitbackatsb;dealacounterblow]戈:古代一种像矛的兵器,长柄横刃。比喻掉转枪口,攻击自己原来所属的营垒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鲁迅《坟·写在〈坟〉后面》作战中的一种情况。意为作战中掉转矛头,向自己原来所在的部队进攻。 |
掀风作浪 | 兴起波涛,掀起巨浪。多比喻无事生非,制造事端。 |
擿伏发奸 | 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 |
排闼直入 | 意思是推门就进去。指未经敲门得到许可就径直而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