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博:广;笃志:志向专一。广泛学习,意志坚定。
百科解释【词语】:博学笃志【注音】:bóxuédǔzhì【释义】: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例子清·王永彬《围炉夜话》:“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功夫。”
基础信息
拼音bó xué dǔ zhì
注音ㄅㄛˊ ㄒㄩㄝˊ ㄉㄨˇ ㄓˋ
繁体博壆篤志
感情博学笃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麻痹大意(意思解释)
- 严阵以待(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顿足不前(意思解释)
-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意思解释)
- 龙眉凤目(意思解释)
- 暗里使劲(意思解释)
- 无所不有(意思解释)
- 百川朝海(意思解释)
- 云鬟雾鬓(意思解释)
- 翻江搅海(意思解释)
- 学问思辨(意思解释)
- 南户窥郎(意思解释)
- 虎体鹓斑(意思解释)
- 该当何罪(意思解释)
- 街坊邻里(意思解释)
- 疏财尚气(意思解释)
- 兴利剔弊(意思解释)
- 余食赘行(意思解释)
- 依门傍户(意思解释)
- 四战之国(意思解释)
- 好评如潮(意思解释)
- 十款天条(意思解释)
- 唯美主义(意思解释)
- 摇头掉尾(意思解释)
- 枉学屠龙(意思解释)
- 茫然无知(意思解释)
- 才疏智浅(意思解释)
※ 博学笃志的意思解释、博学笃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摆老资格 | 摆出自己具有基于年长的声誉或权威 |
捷足先登 | 登:方言“得来”的合音。脚步快的先得到。比喻行动敏捷的人优先达到目的。 |
利齿能牙 | 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
枕戈泣血 | 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
深思熟虑 | 熟:细致。反复细致地思索考虑。 |
岩穴之士 | 指隐士。古时隐士多山居,故称。 |
胸中之颖 | 颖:聪明。心中的聪明才智。 |
红紫乱朱 | 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
泾浊渭清 | 泾水浊,渭水清。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显而易见。 |
目光如鼠 | 形容人眼神奸滑。 |
敬老尊贤 | 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
狗猪不食其余 |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
黑白分明 | 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
言不由衷 |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
软弱无力 | 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 |
三魂七魄 |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
飘茵随溷 | 见“飘茵堕溷”。 |
束手听命 | 拱手听从命令。 |
和隋之珍 | 和:和氏璧;隋:隋侯珠。形容极为难得的东西。 |
沿门持钵 | 原指僧、尼挨门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处乞求施舍。 |
朽棘不彫 | 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同“朽木不可雕”。 |
冥室椟棺 | 冥:昏暗;椟:匣子。房间昏暗,如同棺材一样。 |
枝末生根 | 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
丢眉丢眼 | 用目光挑逗传情。 |
穴室枢户 | 穿室破户。 |
缄口莫言 | 见“[[若要不闻,除非莫说]]”。 |
危邦不入 | 指危险的地方不要去。 |
功崇德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