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博:广;笃志:志向专一。广泛学习,意志坚定。
百科解释【词语】:博学笃志【注音】:bóxuédǔzhì【释义】: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例子清·王永彬《围炉夜话》:“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功夫。”
基础信息
拼音bó xué dǔ zhì
注音ㄅㄛˊ ㄒㄩㄝˊ ㄉㄨˇ ㄓˋ
繁体博壆篤志
感情博学笃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唇不离腮(意思解释)
- 鸠集凤池(意思解释)
- 异香扑鼻(意思解释)
- 浅闻小见(意思解释)
- 止知其一,不知其二(意思解释)
- 日不暇给(意思解释)
- 耳目昭彰(意思解释)
- 偎红倚翠(意思解释)
- 捋袖揎拳(意思解释)
- 名书竹帛(意思解释)
- 有脚阳春(意思解释)
- 掐尖落钞(意思解释)
- 不分主次(意思解释)
- 寸长尺技(意思解释)
- 风清月明(意思解释)
- 防微杜衅(意思解释)
- 腹心股肱(意思解释)
- 兴云作雾(意思解释)
- 白毫之赐(意思解释)
- 眼意心期(意思解释)
- 负屈衔冤(意思解释)
- 出奇划策(意思解释)
- 眉头眼脑(意思解释)
- 彰明昭著(意思解释)
- 桃花春水(意思解释)
- 饥肠雷动(意思解释)
※ 博学笃志的意思解释、博学笃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积不相能 |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铤而走险 |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为。铤:快跑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地。 |
无妄之祸 | 犹无妄之灾。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 |
从谏如流 | 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旧指帝王乐意听取下属的批评意见。 |
倚闾望切 | 闾:古代里巷的门。靠在里巷的门口向远处殷切地望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心情十分殷切。亦作“倚闾而望”、“倚门而望”、“倚门倚闾”、“倚门之望”、“倚门而望”、“倚闾之思”。 |
计过自讼 | 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
笨手笨脚 | 形容动作不灵活。 |
风情月思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亦作“风情月意”。 |
渡河香象 | 渡:横渡江河。大象过河,脚踏河底。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
不主故常 | 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
由来已久 | 发生此事,已有很久的原因。 |
形制之势 | 势:形势。依靠有利的地势来制服对方。 |
机难轻失 | 谓机会难得,稍纵即失。 |
一物降一物 | 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
碰钉子 | 遭到拒绝 |
狐埋狐扬 | 见“狐埋狐搰”。 |
笨嘴笨舌 |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
着书立说 | 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
刨根究底 | 比喻追究底细。同“刨根问底”。 |
意断恩绝 | 情义和恩情断绝 |
拨草瞻风 | 比喻善于观察事物。 |
攀龙附骥 | 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 |
饱餐一顿 | 指大吃一顿。 |
乐水乐山 |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
妍媸毕露 | 意思是妍指美丽,媸指丑陋,字面意思是美丽和丑陋都显现出来,指真相大白。 |
一盆糨糊 | 意思是比喻头脑不灵活,糊里糊涂。 |
三波六折 | 三波六折是一个汉语成语 |
孤鸾舞镜 | 同“[[孤鸾照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