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篦刮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翻然醒悟。
详细解释
比喻翻然醒悟。
出处梁启超《读〈日本书目志〉书后》:“然今及铁舰之未来功也,吾速以金篦刮目,槐柳取火,尤不容缓也。”
例子梁启超《读<日本书目志>书后》:“然今及铁舰之未来攻也,吾速以金篦刮目,槐柳取火,尤不容缓也。”
基础信息
拼音jīn bì guā mù
注音ㄐ一ㄣ ㄅ一ˋ ㄍㄨㄚ ㄇㄨˋ
感情金篦刮目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李代桃僵(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枯燥无味(意思解释)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意思解释)
- 貌合情离(意思解释)
- 襟江带湖(意思解释)
- 里外夹攻(意思解释)
- 要害之地(意思解释)
- 偷安旦夕(意思解释)
- 弄兵潢池(意思解释)
- 再接再砺(意思解释)
- 凤鸣麟出(意思解释)
- 玉女金童(意思解释)
- 货赂大行(意思解释)
- 巧言利口(意思解释)
- 杜门晦迹(意思解释)
- 想前顾后(意思解释)
- 死声活气(意思解释)
- 素丝良马(意思解释)
- 守缺抱残(意思解释)
- 吉光片裘(意思解释)
- 土头土脑(意思解释)
- 技经肯綮(意思解释)
- 甘冒不韪(意思解释)
- 载誉而归(意思解释)
- 名不常存(意思解释)
- 柳街柳陌(意思解释)
- 得之若惊(意思解释)
※ 金篦刮目的意思解释、金篦刮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物阜民安 |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秋月春风 |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
涸辙之鲋 | 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助的人。 |
齐东野语 |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
条条框框 | 被认为是过了时的或被认为是与所谋求的发展相抵触并起妨碍作用的理论、概念或实践。 |
连墙接栋 | 形容房屋连片。 |
饮冰食蘖 | 谓生活清苦,为人清白。亦作“饮冰茹檗”。 |
不欺地下 | 地下:黄泉之下。指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 |
欢欣若狂 |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赭衣满道 | 赭衣:赤褐色衣服,古代囚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
以文会友 | 通过文字结交朋友。 |
口衔天宪 | 见“口含天宪”。 |
玉石皆碎 | 犹玉石俱焚。 |
飞粮挽秣 | 同“飞刍挽粟”。 |
芥纳须弥 | 须弥: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说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 |
风韵犹存 | 风:风度、风采;韵:神情、韵致:犹:还;依然;存:保留着。风采依然还存在。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
面和心不和 | 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
阐幽抉微 | 指阐明幽隐,抉发精微。 |
一倡百和 | 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
熏莸同器 | 熏: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 |
疼心泣血 | 泣血:十分哀痛。痛煞心田,哭出血泪。 |
神圣工巧 | 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 |
同心协济 | 见“同心共济”。 |
投隙抵罅 | 见“投隙抵巇”。 |
原汁原味 | 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 |
人民团体 | 人民团体指除政府、政府官方机构、企业公司和事业单位以外的团体组织总称。 |
笔困纸穷 | 谓所写文字极多。 |
探筹投钩 | 犹今言抽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