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笔之资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详细解释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例子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他两个便将五钱银子,送秀才做润笔之资。”
基础信息
拼音rùn bǐ zhī zī
注音ㄖㄨㄣˋ ㄅ一ˇ ㄓ ㄗ
感情润笔之资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谜语稿费
近义词润笔之绢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满天星斗(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久而久之(意思解释)
- 立地书厨(意思解释)
- 头痛治头(意思解释)
- 东倒西歪(意思解释)
- 心灵手巧(意思解释)
- 之死靡他(意思解释)
- 鼎成龙去(意思解释)
- 行不苟合(意思解释)
- 调剂盐梅(意思解释)
- 天开图画(意思解释)
- 银样镴枪头(意思解释)
- 科头箕踞(意思解释)
- 存亡继绝(意思解释)
- 临深履薄(意思解释)
- 攀藤揽葛(意思解释)
- 贻人口实(意思解释)
- 燥荻枯柴(意思解释)
- 婴鳞获罪(意思解释)
- 放屁辣臊(意思解释)
- 郭隗请始(意思解释)
- 意乱如麻(意思解释)
- 末作之民(意思解释)
- 和尚吃八方(意思解释)
- 拱木不生危(意思解释)
※ 润笔之资的意思解释、润笔之资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小德出入 | 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
栉垢爬痒 | 去脏抓痒。喻清除邪恶。 |
骑马寻马 | 比喻已经有了好处,还要去谋另外的好处。 |
拨万论千 | 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
朝里无人莫做官 | 旧时俗语。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
绝伦逸群 | 伦:类;逸:超过。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
一家之长 | 家庭的当家人。 |
反风灭火 | 比喻施行德政。 |
人如潮涌 | 人像潮水般涌来。形容人很多而且拥挤。 |
魂惊魄落 | 形容极度惊恐。 |
狐疑不定 |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
救火拯溺 | 见“救焚拯溺”。 |
铁石心肝 | 见“铁石心肠”。 |
求新立异 | 立:竖立。追求新奇,以显示与众不同。 |
语无诠次 | 言辞未加选择和斟酌。 |
沓来踵至 | 指纷纷到来。亦作“踏来麕至”。 |
三十晚上 | 即农历除夕。 |
通玄真经 | 《文子》的别称。始于唐代。 |
意见言外 | 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形容文辞含蓄,意味深长。出自《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
豕虱濡濡 | 湿润貌。犹沉湎。融洽貌。 |
山辉川媚 | 风景非常优美。 |
洒泪而别 | 不辞而别bùcí’érbié∶不向人告别就离开他不想跟她去商议,他得走,想好了主意,给她个不辞而别。——老舍《骆驼祥子》 ∶不辞而别,匆匆离去,偷偷地离开,尤指未付款而离开 |
欺世之言 | 意思是指欺骗世人的话。 |
难素之学 | 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
攻必克,守必固 | 军队的一种素质。意为军队进攻就一定能攻打下来,防守就能坚决守住 |
废耳任目 | 放弃了耳朵,信任眼睛,指不相信别人的意见,只凭信自己眼见的现象。出自唐·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