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笔之资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详细解释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例子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他两个便将五钱银子,送秀才做润笔之资。”
基础信息
拼音rùn bǐ zhī zī
注音ㄖㄨㄣˋ ㄅ一ˇ ㄓ ㄗ
感情润笔之资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谜语稿费
近义词润笔之绢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琴棋书画(意思解释)
- 百思不得其解(意思解释)
- 呼不给吸(意思解释)
- 附炎趋热(意思解释)
- 海枯见底(意思解释)
- 请君入瓮(意思解释)
- 扶东倒西(意思解释)
- 疑误天下(意思解释)
- 不可救药(意思解释)
- 一百二十行(意思解释)
- 蝉腹龟肠(意思解释)
- 喜逐颜开(意思解释)
- 平生之愿(意思解释)
- 激起公愤(意思解释)
- 奖罚分明(意思解释)
- 遁名改作(意思解释)
- 枕干而寝(意思解释)
- 坐愁行叹(意思解释)
- 筚门圭窦(意思解释)
- 守正不移(意思解释)
- 取青媲白(意思解释)
- 簟纹如水(意思解释)
- 终养天年(意思解释)
- 一门同气(意思解释)
- 下一钩子(意思解释)
- 七级浮图(意思解释)
- 笞凤鞭鸾(意思解释)
- 意在笔外(意思解释)
※ 润笔之资的意思解释、润笔之资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天马行空 | 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天马:汉代西域大宛产的好马;行空:腾空飞驰。 |
密密层层 | 比喻满布得没有空隙。 |
得薄能鲜 | 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
观今宜鉴古 | 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
含情脉脉 | 脉脉:互相对视。带有情感而互相凝视。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
华屋秋墟 | 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
狗逮老鼠 | 见“狗拿耗子”。 |
悼心疾首 | 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
信嘴胡说 | 信:由。由着嘴胡说八道。 |
义正词严 |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
大难不死 |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
计穷力竭 | 穷、竭: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 |
中看不中吃 | 比喻外表好看,其实不中用。 |
币重言甘 | 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
齐人攫金 | 攫:夺取。比喻利欲熏心而不顾一切。 |
龙争虎战 | 同“龙争虎斗”。 |
熔古铸今 | 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茂林深篁 | 深篁:丛生的竹林。茂密高大的树林竹丛。 |
母以子贵 | 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
鹄峙鸾翔 | 形容笔势挺拔而飘逸。 |
相切相磋 | 相互研讨。 |
瞠目咋舌 | 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
瑶环瑜珥 | 瑶:美玉;环:玉圈;瑜:美玉;珥:玉制的耳饰。比喻美好如玉的子弟。 |
不大对头 | 有了问题,出了毛病,指有失调的迹象。 |
捆住手脚 | 比喻过分的束缚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许做。 |
轻薄少年 | 意思是比喻轻佻放荡的年轻人。 |
丹青之信 | 古代绘画中的朱红色、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