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默守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详细解释
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出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又自以归付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基础信息
拼音gōng mò shǒu jìng
注音ㄍㄨㄥ ㄇㄛˋ ㄕㄡˇ ㄐ一ㄥˋ
繁体恭嘿守静
感情恭默守静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态。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强弩之末(意思解释)
- 狗尾续貂(意思解释)
- 有耻且格(意思解释)
- 荫子封妻(意思解释)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解释)
- 去本就末(意思解释)
- 扼吭夺食(意思解释)
- 青堂瓦舍(意思解释)
- 粉骨碎身(意思解释)
- 穷酸饿醋(意思解释)
- 追欢卖笑(意思解释)
- 好恶不同(意思解释)
- 法贵必行(意思解释)
- 说长论短(意思解释)
- 轻轻巧巧(意思解释)
- 弦歌不绝(意思解释)
- 斠然一概(意思解释)
- 破瓦寒窑(意思解释)
- 坐运筹策(意思解释)
- 一口同音(意思解释)
- 率尔成章(意思解释)
- 五抢六夺(意思解释)
- 田有封洫(意思解释)
- 稗说琐语(意思解释)
- 缉捕使臣(意思解释)
- 眼皮底下(意思解释)
- 桑白皮线(意思解释)
- 虎生而文炳(意思解释)
※ 恭默守静的意思解释、恭默守静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以柔克刚 | 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 |
远近驰名 |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
举要删芜 | 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
窃玉偷香 | 比喻引诱妇女。 |
愚公移山 | 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
文质斌斌 | 见“文质彬彬”。 |
无明火 | 无明:佛教中指“痴”或“愚昧”。指怒火。 |
酒后茶馀 | 见“酒馀茶后”。 |
别开蹊径 | 另辟新路;独创一格。 |
材大难用 |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
人无貌相,水无斗量 |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
视死犹归 |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
蚩蚩蠢蠢 | 蚩:痴呆,愚蠢。指愚笨蠢动的样子。 |
囊橐充盈 | 囊橐:口袋;充盈:充满。形容身边财产很多。 |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 金乌:太阳;坠:落下;玉兔:月亮。太阳落山,月亮升起。 |
点头咂嘴 | 表示同意、赞赏。 |
古香古色 | 古香:古书画散发出来的气味。古雅的色调、意趣。形容器物、书画和建筑等。 |
惹祸招殃 |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
患难相死 | 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生命。 |
你兄我弟 | 双方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密切。 |
朴讷诚笃 |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
你言我语 | 言:说,讲。指人们互相议论或争论。 |
三迁之教 |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
兼收并录 | 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
贪墨败度 | 贪墨:贪冒,贪图财利。贪图财利,败坏法度。 |
言行举止 | 人的言语和行为,姿态与风度。 |
天不变,道亦不变 | 天是不变的,道也是不变的。 |
毒燎虐焰 | 亦作'虐焰'。残暴的气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