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默守静的成语故事


恭默守静

拼音gōng mò shǒu jìng

基本解释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出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又自以归付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暂未找到成语恭默守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恭默守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化险为夷 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生而知之 《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遗休余烈 宋 欧阳修《尊皇太后册文》:“洪惟有宋,受命造邦,百年四圣,而小子获承之,以继我仁考之遗休余烈。”
神鬼不测 元 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贤士展神鬼不测之机,兴一旅之师,辅佐公子,以成大事。”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论我腹中的兵书,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有捉鼠拿猫之法。”
鸟啼花怨 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能说善道 黄药眠《自纪篇》:“他们都是能说善道的人。”
指腹为亲 《魏书·王宝兴传》:“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
瓮里醯鸡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与!”
阴雨晦冥 《宣和遗事》楔子:“上下三千余年,兴废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
浮云蔽日 《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