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兵黩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黩:轻率。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出处凌力《少年天子》第一章:“他终于采纳范文程和汤若望的政见,放弃了徒恃军威的‘勤兵黩武’,采取了招降弭乱的‘文德绥怀’。”
基础信息
拼音qín bīng dú wǔ
注音ㄑ一ㄣˊ ㄅ一ㄥ ㄉㄨˊ ㄨˇ
繁体勤兵黷武
感情勤兵黩武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好战。
近义词穷兵黩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报仇雪恨(意思解释)
- 叱咤风云(意思解释)
- 定乱扶衰(意思解释)
- 烈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勿谓言之不预也(意思解释)
- 人寿年丰(意思解释)
- 看人说话(意思解释)
- 女子无才便是福(意思解释)
- 走马灯(意思解释)
- 吊儿郎当(意思解释)
- 轻嘴薄舌(意思解释)
- 耿耿在心(意思解释)
- 仓卒主人(意思解释)
- 神鬼难测(意思解释)
- 翻江搅海(意思解释)
- 白屋寒门(意思解释)
- 冬烘先生(意思解释)
- 一片散沙(意思解释)
- 琳琅触目(意思解释)
- 什袭以藏(意思解释)
- 焚林之求(意思解释)
- 参武错纵(意思解释)
- 一言出口,驷马难追(意思解释)
- 孤鸿寡鹄(意思解释)
- 大展鸿图(意思解释)
- 心中芥蒂(意思解释)
- 连类引譬(意思解释)
- 横制颓波(意思解释)
※ 勤兵黩武的意思解释、勤兵黩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公车上书 | 公车:汉代官署名。指举人进京应试。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 |
合情合理 | 符合情理。 |
拿粗夹细 | 比喻惹事生非。 |
鱼游釜内 | 同“鱼游釜中”。 |
牛马襟裾 | 犹言衣冠禽兽。 |
安若泰山 |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驴心狗肺 | 比喻人心凶狠恶毒。 |
付诸一炬 | 炬:火把。一把火全部烧了。同“付之一炬”。 |
如弃敝屣 | 丢掉无用的东西,一点也不可惜。 |
发蒙解缚 | 发蒙:启发蒙昧;解缚:解除束缚。指启发蒙昧,解除束缚。 |
私相传授 | 私:不公开。私下传授本领。 |
蜚蓬之问 | 蜚:通“飞”;蓬:蓬草。比喻无根据的传闻。 |
诸如此比 | 犹言诸如此类。 |
莫展一筹 |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同“一筹莫展”。 |
蛇行鼠步 | 步:步行。形容谨小慎微。 |
鼠屎汙羹 | 比喻加进了不好的东西,从而破坏了原来美的事物。 |
折角之口 | 形容人口才很好,善于辩论。 |
阒无一人 | 阒:空。指空荡荡,没有一人。 |
奴仆命骚 | 奴仆núpú∶旧指在主人家做杂役的人。∶指甘心受人驱使的人。 |
説条念款 | 谓做出多项承诺﹐多项保证。 |
称奇道絶 | 觉得奇怪难得。《红楼梦》第五八回:“寳玉聽了這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性,不覺又喜又悲,又稱奇道絶。” |
旗扁银两 | 清制﹐发给新中式举人﹑进士树旗立匾于宅门的银两。 |
衔冰吐雹 | 是传说嵩山有大蜥蜴数百,吸了水后立即吐出冰球,随着雷声化为雨雹下降。 |
粉边细丝 | 指成色好的银锭。 |
胸中怀刀 | 形容存心险恶。 |
攘袂扼腕 | 形容激动和气愤的意思。 |
两利俱存 | 两利liǎnglì兼顾双方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