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子曰诗云 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
一至于斯 同“一至于此”。
岩穴之士 指隐士。古时隐士多山居,故称。
鹅王择乳 水乳同置一器,鹅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比喻择其上乘精华。事见《祖庭事苑》卷五。
绵绵缗缗 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连绵不断的样子。
年逾古稀 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乡乡而饱 乡:通“飨”;乡乡:吃得很满足。形容吃得很满足的样子。
千回百折 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
强颜为笑 强:勉强。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欢笑的样子。
恬不知羞 见“恬不知耻”。
雷奔云谲 如雷奔行,如云翻卷。
无边无沿 见“无边无际”。
意得志满 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
执法如山 执行法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执法严厉。
铸新淘旧 创造新的,汰除旧的。
矜贫恤独 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怜悯救助贫苦和孤独的人。
国耳忘家 见“国而忘家”。
三写易字 晋葛洪《抱朴子 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身后萧条 形容死后家境冷落、贫困。
舌干唇焦 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枕山襟海 靠山依海。
弃义倍信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刚柔并济 同时展现刚强和柔和。
三科九旨 汉代《公羊》学家谓《春秋》书法有三科九旨。即于三段中寓九种旨意。有何休、宋衷二说。
章甫缝掖 指儒者或儒家学说。
訚訚于于
夸辩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