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公灭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徇:献出生命。为国家公众献身,弃私利于不顾。
详细解释
为国家或民众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唐.白居易〈与薛苹诏〉:「卿勤王之节,徇公灭私;事主之诚,移忠资孝。」也作「徇公忘己」。
出处唐·白居易《与薛苹诏》:“卿勤王之节,徇公灭私;事主之诚,移忠资孝。”
基础信息
拼音xùn gōng miè sī
注音ㄒㄨㄣˋ ㄍㄨㄥ ㄇ一ㄝˋ ㄙ
繁体徇公滅私
感情徇公灭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徇公忘己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无可比拟(意思解释)
- 叹为观止(意思解释)
- 了不长进(意思解释)
- 言中事隐(意思解释)
- 朱颜粉面(意思解释)
- 走马灯(意思解释)
- 东躲西逃(意思解释)
- 骤雨暴风(意思解释)
- 名公钜人(意思解释)
- 色胆迷天(意思解释)
- 左右枝梧(意思解释)
- 借交报仇(意思解释)
- 无恶不为(意思解释)
- 龟龙片甲(意思解释)
- 无肠可断(意思解释)
- 放歌纵酒(意思解释)
- 敲冰戛玉(意思解释)
- 一时半霎(意思解释)
- 百卉千葩(意思解释)
-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意思解释)
- 压山探海(意思解释)
- 弃武修文(意思解释)
- 伤化败俗(意思解释)
- 令人咋舌(意思解释)
- 颔首低眉(意思解释)
- 一牢永定(意思解释)
- 利路名场(意思解释)
- 虎饱鸱咽(意思解释)
※ 徇公灭私的意思解释、徇公灭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市民文学 |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
刳胎焚夭 | 剖挖母胎,残害幼体。谓凶残不义。 |
扬镳分路 | 镳:马嚼子;扬镳:驱马向前。分路而行。指独树一帜,各行其是。 |
不教而杀 |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面如灰土 | 同“面如土色”。 |
柴米夫妻 | 为柴米的需要而结合的夫妻。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 |
无功而返 | 指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 |
螽斯衍庆 | 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衍:延续;庆:喜庆。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
金针度人 | 金针:指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把金针给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
室如悬罄 | 见“室如县罄”。 |
眼想心思 | 心中思念,眼中流露出思念的神情。 |
负荆请罪 |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
传杯递盏 | 传:传递,传送;盏:浅而小的杯子。指酒宴中互相斟酒,借指饮酒作乐。 |
没而不朽 | 没:同“殁”,死。指人的身体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 |
虎毒不食儿 | 老虎再歹毒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
束手就擒 | 束:捆;绑;就:接受。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
擒龙捉虎 | 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
利诱威胁 | 利诱:用利益诱惑;威胁:恐吓。形容软硬兼施,使别人顺从。 |
河清海竭 | 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
较若画一 | 谓明确一致。 |
五迷三道 | 1.有两个义项:2.形容神志不清的样子。3.让人弄不明白。##### |
聊尽绵薄 | 意思是在帮了别人以后,对别人说的谦虚的话,让受助的人不必放在心上。 |
调脣弄舌 | 耍嘴皮子,纵谈。搬弄是非。 |
一门百指 | 意思是指一家人。因为古代常用“十口”代指家人,因此有一门百指的说法。 |
事到临头 | 事情已经落到头上,形容事情紧迫。 |
起居万福 | 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