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心壹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抟心揖志”。
详细解释
指专心一志。同“抟心揖志”。
百科解释指专心一志。同“抟心揖志”。
出处清·曾国藩《湘乡县宾兴堂记》:“入无仰事俯畜之累,出无金尽裘敝可怜之色,抟心壹志,以道于君子之道。”
基础信息
拼音tuán xīn yī zhì
注音ㄊㄨㄢˊ ㄒ一ㄣ 一 ㄓˋ
繁体摶心壹志
感情抟心壹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聚精会神。
近义词专心致志、专心一志、抟心揖志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安内攘外(意思解释)
- 瓮中之鳖(意思解释)
- 帮倒忙(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波澜老成(意思解释)
- 革新变旧(意思解释)
- 再生之德(意思解释)
- 海不扬波(意思解释)
- 遗风遗泽(意思解释)
- 盲者得镜(意思解释)
- 雕肝镂肾(意思解释)
- 六畜不安(意思解释)
- 潦草塞责(意思解释)
- 蛛游蜩化(意思解释)
- 无其伦比(意思解释)
- 省方观民(意思解释)
- 垂手而得(意思解释)
- 燕翼子孙(意思解释)
- 无精嗒彩(意思解释)
- 忘乎其形(意思解释)
- 流移失所(意思解释)
- 不期而然(意思解释)
- 洞中肯綮(意思解释)
- 正容亢色(意思解释)
- 省役薄赋(意思解释)
- 追悔无及(意思解释)
- 热毛子马(意思解释)
- 山高路险(意思解释)
※ 抟心壹志的意思解释、抟心壹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尽如人意 | 尽:完全;如:符合;遵从。完全符合人们的心意。形容心满意足。 |
贼喊捉贼 | 做贼的叫喊捉贼。比喻转移目标;混淆视听以逃脱罪责。 |
我心如秤 | 表示自己处理事情极端公平。 |
众散亲离 | 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不得人心。 |
畏罪潜逃 | 潜:暗中。犯了罪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
不识好歹 | 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
言与心违 | 言语与心意相违背。 |
风起水涌 | 大风刮起,水波汹涌。 |
争奇斗异 | 竞相争斗,标新立异 |
水米无干 | 见“水米无交”。 |
三亲四眷 | 见“三亲六眷”。 |
一命鸣呼 | 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 |
掐尖落钞 | 乘机会从中捞好处。 |
怕风怯雨 | 怯:害怕。形容人害怕艰难困苦,娇气十足。 |
鹅毛大雪 |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
韬光敛迹 | 同“韬光晦迹”。 |
策驽砺钝 | 驱策劣马,磨砺钝刀。指勉为其难,努力从事。驽,低能的马;钝,不锋利的刀。 |
束缊还妇 | 同“束缊请火”。 |
鳏寡惸独 | 同“鳏寡孤独”。惸,无兄弟。 |
遗风余俗 |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
馋涎欲垂 | 馋:嘴馋;涎:口水;欲:将要。馋得要往下滴口水。指人嘴馋,形容人眼红。 |
半文半白 | 亦作“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话夹杂。 |
金帛珠玉 | 帛:丝织品。黄金、绢帛、珍珠、美玉。形容珍贵的东西。 |
沈诗任笔 | ①南朝梁沉约以诗着称,任昉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时人称为“沈诗任笔”。笔,谓无韵之文。②用以泛指诗文。 |
官场如戏 | 官场:旧时指官吏们经常出入的地方。戏:戏剧,指随时都在变化。旧时指官场像演戏一样变化无常。 |
移辕之赏 | 指战国吴起履行自己移辕受赏的诺言﹐树立威信的故事。 |
佯羞诈鬼 | 佯:假装;诈鬼: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