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出处《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例子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
基础信息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注音ㄊㄚ ㄕㄢ ㄓ ㄕˊ
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感情他山之石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辨形“之”,不能写作“知”。
近义词前车之鉴、引以为戒
反义词重蹈覆辙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相提并论(意思解释)
- 然糠照薪(意思解释)
- 志大才疏(意思解释)
- 鸠集凤池(意思解释)
- 满而不溢(意思解释)
- 遗文逸句(意思解释)
- 进退无所(意思解释)
- 斤斤较量(意思解释)
- 屏气凝神(意思解释)
- 机关算尽(意思解释)
- 十字路头(意思解释)
- 渊渟岳立(意思解释)
- 延颈跂踵(意思解释)
- 逢山开路,遇水迭桥(意思解释)
- 面面相睹(意思解释)
- 蝼蚁之诚(意思解释)
- 龙马精神(意思解释)
- 神出鬼行(意思解释)
- 恩怨分明(意思解释)
- 超类绝伦(意思解释)
- 古今一辙(意思解释)
- 生杀与夺(意思解释)
- 权钧力齐(意思解释)
- 鹘城猿洞(意思解释)
- 一日纵敌,万世之患(意思解释)
- 思不出其位(意思解释)
- 日昃之劳(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的意思解释、他山之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动天地,感鬼神 | 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无可厚非 | 厚:重;非:否定。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的;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 |
惊弦之鸟 | 见“惊弓之鸟”。 |
千随百顺 | 随:追随;顺:顺从。形容完全顺随别人,别人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
人欢马叫 | 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
日中将昃 | 比喻事物盛极将衰。 |
谆谆教导 | 恳切、耐心地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 |
自树一帜 | 比喻单独建立一种风格、体制、派别或力量等。 |
杜门谢客 | 闭门谢绝宾客。指不与外界来往。 |
截发留宾 | 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剉碎草荐以供其马。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后以“截发留宾”为贤母好客的典故。 |
融合为一 | 渗透整个物体或某物的所有气孔和空隙成为一体。 |
鲇鱼上竿 | 同“鲇鱼上竹竿”。 |
鞭笞天下 | 鞭笞:鞭打;天下:指全国。驱使全国人们。 |
虚庭一步 | 庭:庭院;一步:来回走动。在空旷的庭院中徘徊。 |
马毛猬磔 | 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
何所不有 |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 |
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 魂:灵魂;魄: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
凤舞龙蟠 | 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
金浆玉醴 | 浆:酒;醴:甜酒。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 |
至死靡他 |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 |
进贤退佞 | 犹言进贤黜佞。 |
凿圆枘方 | 凿:榫卯;枘:榫头。榫眼是圆的,榫头却是方的。比喻双方龃龉不合。 |
跗萼联芳 | 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
旱魃为灾 | 旱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怪物。指发生旱灾。 |
辞隆从窳 | 谓辞去高位﹐接受低职。 |
延龄增寿 | 菊花的异名。 |
当道撅坑 | 谓拼个死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