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他山之石他山之石的意思
shānzhīshí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出处《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例子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


基础信息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注音ㄊㄚ ㄕㄢ ㄓ ㄕˊ

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感情他山之石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辨形“之”,不能写作“知”。

近义词前车之鉴、引以为戒

反义词重蹈覆辙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的意思解释、他山之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木本水源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假公济私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脸红筋暴 形容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青筋暴起的样子。
不此之图 此:这个;图:图谋,计划。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目空余子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无人”。
寸阴若岁 岁:年。一刹那象过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隋侯:周代姬姓诸侯。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枘圆凿方 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参见“枘凿方圆”。
巧伪不如拙诚 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
藏头护尾 原指书法的用笔笔力强劲。现指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
风微浪稳 微:微小。没有风浪。
言不由衷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贯穿融会 见“贯通融会”。
履霜之戒 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弃信违义 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钻牛犄角 指思想方法狭窄。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避君三舍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着于竹帛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亦作“着乎竹帛”、“着之竹帛”。
冰壸秋月 喻人品德清白廉洁。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宋史·李侗传》:“愿中如冰壸秋月,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
招贤下士 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遗风馀烈 前人留传的风教和业迹。
马前小卒 卒:兵;走卒。旧指在车马前头供使唤奔走的人。现多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风雨飘飖 见“风雨飘摇”。
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高情迈俗 迈:超过,超逸。情致高雅脱俗。
擗踊号呼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三熏三沐 ①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羽林孤儿 意思为官教以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