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鸿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是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是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
详细解释
即博学宏词。
清康熙、乾隆年间重设,因避乾隆讳而改为博学鸿词科。也称博学鸿儒。清薛福成《庸庵文编·应诏陈言疏》:“诚法圣祖高宗遗意,特举制科,则非常之士,闻风兴起。其设科之名,或称博学鸿词,或称贤良方正,或称直言极諫。”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昔圣祖高宗两开博学鸿词,网罗俊良,激厉后进。”详“博学宏词”。
基础信息
拼音bó xué hóng cí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共贯同条(意思解释)
- 官高爵显(意思解释)
- 作嫁衣裳(意思解释)
- 拥军优属(意思解释)
- 殊涂同致(意思解释)
- 续凫断鹤(意思解释)
- 概日凌云(意思解释)
- 锦囊还矢(意思解释)
- 弹剑作歌(意思解释)
- 人中之龙(意思解释)
-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意思解释)
- 晨秦暮楚(意思解释)
- 调和鼎鼐(意思解释)
- 传诵一时(意思解释)
- 隋珠荆璧(意思解释)
- 言多伤倖(意思解释)
- 称身裁衣(意思解释)
- 云愁雨恨(意思解释)
- 钟鼎人家(意思解释)
- 蛙鼓蝉鸣(意思解释)
- 飞瀑流泉(意思解释)
- 緑文赤字(意思解释)
- 梧叶题诗(意思解释)
-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意思解释)
- 昭如日月(意思解释)
- 意味索然(意思解释)
- 词华典瞻(意思解释)
- 怵惕恻隐(意思解释)
※ 博学鸿词的意思解释、博学鸿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夏虫语冰 | 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眄视指使 | 形容骄傲的神态。 |
财运亨通 | 运:运气;命运;亨通:顺利;通畅。发财的运气好;钱赚得顺利;痛快。 |
拉朽摧枯 | 同“摧枯拉朽”。 |
佳人薄命 | 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
记问之学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
日中为市 | 日中:太阳当头,指正午;市:做买卖。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形。 |
愁红怨绿 | 见“愁红惨绿”。 |
好心做了驴肝肺 | 俗语。指把好心当作坏意。 |
颠扑不磨 | 见“颠扑不破”。 |
流芳百世 | 流:流传;芳:花草的香气;比喻好的名声;百世:古人以30年为一世;形容极为久远的时间。美好的名声在后世永久流传。也作“流芳千古”。 |
迅雷烈风 | 迅:迅速。迅疾的雷,猛烈的风。 |
鸾漂凤泊 | ①形容书法的笔势神奇飘逸。②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天各一方。亦泛指身世沦落,漂泊不定。亦作“凤泊鸾飘”、“飘鸾泊凤”。 |
面红脖子粗 | 脸红脖子变粗。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
播土扬尘 | 播:扬。指尘土飞扬。形容飞奔。 |
走蚓惊蛇 | 蚓:蚯蚓。跑着的蚯蚓,惊走的蛇。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 |
缺三短四 | 形容物品残缺不全。 |
买官鬻爵 | 买卖官爵。 |
权时救急 | 权:称量。正确分析形势,挽救危急局面。 |
谗言献媚 | 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
十言之教 | 传说为伏羲所作的十个字的教言。 |
蜡丸帛书 | 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 |
停阴不解 | 意思是集结着的阴云一直不散开。形容久雨不晴。 |
狼戾不仁 | 为富不仁wéifù-bùrén[berichandcruel;beheartlessrich;muckandmoneygotogether谚]蓄积财产,不施仁德。指为了致富,不择手段,不讲仁义一生做事强梁,只是倚官托势;须知为富不仁,自来见利忘义。——明·邵璨《香囊记·媾媒》 |
惠鲜鳏寡 | 茕,无兄弟。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同“鳏寡孤独”。 |
打破疑团 | 消除心中疑问。 |
出丑狼籍 | 丢脸丢得不成样子。出自《后西游记》。 |